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病因都有哪些
時間:2014-10-23來源:求醫網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屬于靜脈回流障礙的一種疾病,該疾病常見的發病部位主要在下肢。不但對患者的身體有很大的危害性,同時給患者的日常生活也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對于該疾病患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為了方便大家對于該疾病有更多的了解,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病因,希望對大家的了解有所幫助。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具體如下:
1、年齡:深靜脈血栓(DVT)可見于任何年齡層者,但統計顯示,隨年齡增大,發病率逐步增高,80歲人群的發病率是30歲人群的30余倍。年齡對深靜脈血栓發病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年齡增加,DVT的易患因素也隨之增加。實驗表明,老年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減弱使血液在比目魚肌靜脈叢和靜脈瓣袋內淤滯較重,因此DVT的發病率較年輕人高。
2、惡性腫瘤:統計發現,19%~30%的DVT病人合并有惡性腫瘤,肺癌是最易引發DVT的一種惡性腫瘤,其他如泌尿生殖系統和胃腸道系統惡性腫瘤也容易并發DVT。有時,DVT可以作為惡性腫瘤的信使,當無明顯誘因下發 生DVT時,應警惕可能患有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引發DVT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惡性腫瘤釋放促凝物質,提高血液凝血因子的活性。腫瘤病人 血液中纖維蛋白原的濃度和血小板計數常高于正常,而抗凝物質如抗凝血酶、C蛋白及S蛋白濃度卻低于正常。
3、靜脈血栓史:有23%~26%的急性DVT病人既往有過靜脈血栓病史,且這些新形成的血栓往往來自原來病變的靜脈。研究發現,復發的DVT病人血液常呈高凝狀態。
4、創傷:創傷死亡的尸體解剖發現62%~65%的死者有DVT發生。由于創傷可能導致下肢骨折、脊髓損傷、靜脈血管損傷及需要手術治療等,使創傷病人容易發生DVT。另外機體創傷后血液處于高凝狀態,也促使血栓形成。
5、其他:肥胖、下肢靜脈曲張及心功能不全等是否是DVT的易患因素目前尚有爭論,多因素統計分析認為肥胖、下肢靜脈曲張及心功能不全不是獨立的易患因素,這些病人易患DVT可能與相伴的其他易患因素有關。
溫馨提示: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有了初步的了解了。希望大家對于以上的介紹能引起重視,對于一些我們能針對預防的病因還需提早預防,以免等到患上此病的時候追悔莫及。而對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患者來說,在患上該疾病最明智的選擇就是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只有這樣才能盡早治愈。
查看更多關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病因都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