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腎結核的抗結核藥物有什么
時間:2017-09-04來源:求醫網
腎結核多半是因為肺結核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并不常見,但是它的危害卻不小,一旦人們得了腎結核以后,首先就會出現尿急、尿痛等癥狀,而且腎結核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程度的影響,所以我們如果出現了腎結核,就要馬上去治療,而抗結核藥治療在目前可以使大部分腎結核病人得以控制的,那么,治療腎結核的抗結核藥物有什么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由于腎結核局部病變的范圍和破壞的程度有很大差別,因此針對局部病變的治療在各個病例亦有所不同。在鏈霉素等抗結核藥發現之前,臨床上一旦腎結核之診斷確立,其單獨的治療方法就是腎切除。目前因腎結核而需行腎切除術的病例已大為減少。但在某些衛生環境較差、醫療條件不足的地區,仍然有腎結核的發生,甚至有一些晚期病人發現。對于確診為腎結核的病人,無論其病變程度如何,無論是否需行外科手術,抗結核藥必須按一定方案進行服用。
常用的抗結核藥物種類由于各種抗結核藥物有其藥理特點,藥物應用的要求和注意點也各有不同。現簡要介紹下治療腎結核的抗結核藥物有什么:
(1)鏈霉素治療腎結核:對結核桿菌有殺菌作用,濃度在1.0μg/ml時有效。肌肉注射后1小時血清濃度最大,3小時后下降50%,約60~90%經腎臟自尿內排出。制菌作用在pH7.7~7.8時最強,低于5.5~6.0時作用明顯減弱。如同時服用碳酸氫鈉堿化尿液可增強其療效。成人腎結核患者普通劑量每日1.0g,分2次肌肉注射;與其他抗結核藥物聯合應用時,每周注射2g或每3日注射1g。經鏈霉素治療可使結核病灶纖維化。若病變位于泌尿系排泄系統,如輸尿管等處,則易造成局部纖維化收縮,形成梗阻,應予注意。注射鏈霉素后可出現口周麻木,如不嚴重可繼續應用,常在使用中逐漸消失。主要的副作用是對第八對腦神經前庭支的影響。少數腎結核病例可出現過敏性休克。
(2)異煙肼(雷米封)治療腎結核:對結核桿菌有遏制和殺滅作用。每日服200~300mg即可達到滿意的殺菌濃度。口服后1~2小時血清濃度達最高峰。半衰期為6小時,24小時血中仍可測到有效抑菌濃度。一般用藥劑量以腎結核患者每日300mg,一次服用為宜。此劑量很少引起不良反應,故可長期服用,甚至數年。服用異煙肼后迅速吸收滲入組織,對纖維化及干酪化病變亦易滲入透過,對結核病灶有促進血管再生,能促使抗結核藥物更易進入病灶。其主要副作用為精神興奮和多發性末梢神經炎,據認為與維生素B6排出增加或干擾吡哆醇代謝有關,因此服異煙肼時應加服維生素B65~10mg,可防止副作用的發生。腎結核患者服藥時血清轉氨酶可升高,但不造成肝臟損害。
(3)對氨柳酸(PAS,對氨水楊酸)治療腎結核:對結核桿菌有抑菌作用。服藥后1~2小時血漿濃度可達高峰,4~6小時后血中僅存微量。腎結核患者每日劑量為8~12g,分3~4次服用。此藥單獨應用效果較差,但能加強鏈霉素及異煙肼的抗結核桿菌作用,并能使抗藥性延遲發生。因此在臨床上采用兩種或三種抗結核藥物聯合應用有利于發揮其治療作用。主要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故目前有被利福平、乙胺丁醇取代的趨勢。本品不宜與利福平合用。
(4)利福平(RFP)治療腎結核:為半合成的口服廣譜抗生素,對細胞內外旺盛生長的結核桿菌有強力殺滅作用,比鏈霉素、對氨柳酸、乙胺丁醇的作用更強,對耐藥的結核桿菌亦有效。服藥后2~4小時藥濃度出現高峰,12小時后血清濃度仍較高。腎結核患者每日用量600~900mg,分1~2次空腹服用。與其他抗結核藥物無交叉抗藥性,同異煙肼或乙胺丁醇合用可相互增強作用。副作用很少,偶有消化道反應及皮疹。近年來發現少數病例有肝功能損害、血清轉氨酶升高、黃疸等。
治療腎結核的抗結核藥物有什么?雖然抗結核藥治療在目前可以使大部分腎結核病人得以控制治愈,但是仍有一部分病人藥物治療不能奏效,而仍需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包括全腎切除、部分腎切除、腎病灶清除等幾種方式,需視病變的范圍、破壞程度和藥物治療腎結核的效應而選定。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治療腎結核的抗結核藥物有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