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fā)性氣胸(氣胸)

自發(fā)性氣胸的治療方法
自發(fā)性氣胸是否抽氣及怎樣抽氣主要取決于氣胸的類型和積氣的多少。單純性氣胸,少量積氣(肺萎陷小于20%)可繼續(xù)觀察,不必抽氣,一般空氣可自行吸收。肺萎陷>20%,或癥狀明顯者需進行排氣治療。其排氣治療的具體方法如下:
(1)緊急排氣張力性氣胸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可用小刀或粗針(以硅膠管與插入胸膜腔的針頭連接)刺破胸壁,使胸腔內高壓氣體排出體外,以挽救生命。也可用50或100ml注射器進行抽氣。胸腔抽氣常用的穿刺部位在患側鎖骨中線外側第二肋間或腋前線第4~5肋間。
(2)人工氣胸箱排氣此裝置可同時測定胸腔內壓和進行抽氣,一次抽氣量不超過1L,以使胸膜腔內壓力降至0~-2cm H2O為宜,必要時可重復1次。
(3)胸腔閉式引流術或連續(xù)負壓吸引適用于經反復抽氣療效不佳的氣胸或張力性氣胸,一般采用單瓶水封瓶引流。胸腔積液多時,可采用雙瓶引流。肺復張不滿意時采用連續(xù)負壓吸引。
①正壓連續(xù)排氣法將胸腔引流管連接于床旁的單瓶水封正壓排氣裝置。適用于閉合性和張力性氣胸。
②持續(xù)負壓排氣法胸腔引流管連接于負壓連續(xù)排氣裝置使胸腔內壓力保持負壓水平(以-8~-12cm H2O為宜)。本方法可迅速排氣、引流胸腔積液,促使肺早日復張,使裂口早日愈合。適用于胸內壓不高而肺仍未復張的氣胸,尤其是慢性氣胸和多發(fā)性氣胸。
胸腔置管部位一般與穿刺部位相同。單瓶引流或持續(xù)負壓吸引的置管應維持至肺完全復張,無氣體溢出后24小時,再夾管24小時,若X線檢查未發(fā)現氣胸復發(fā)方可拔管。

- 友情鏈接:
- 自發(fā)性氣胸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