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康寧醫院創建于1998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防治、康復、保健等各項功能為一體的精神衛生專科醫院。2006年獲“三級乙等”精神病... [ 詳細 ]
常見不合理用藥六種現象
時間:2012-10-23 20:16來源:求醫網
用藥不對癥
肚子痛用什么藥?止痛藥?止瀉藥?消炎藥?胃藥?其實,擅自用哪一種都可能是錯誤的選擇。要知道,腹痛的原因有數十種,缺乏醫學專業知識的普通百姓,怎能輕易判斷自己腹痛的病因,又怎能做到對癥用藥呢?
同樣的道理,有些人僅憑一知半解或自恃"久病成醫",或聽別人的用藥"經驗",不經診斷,未弄清楚病因和藥物的適應癥時就隨意用藥。這種不合理用藥發生率最高,對健康的危害也最大。要知道許多癥狀可能相同或相似,其病因卻不相同,治療方法也更是迥然不同。用藥不對癥,不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還會延誤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療,甚至會因為所用藥物的不良反應而增添藥源性疾病。
中成藥的使用中,也存在著這種情況。比如胃痛,有脾胃不和、食積停滯、脾胃虛寒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所用藥物是不同的。失眠也有心肝血虛、心陰不足、心腎不交、心脾兩虛和肝郁化火等類型,治法也不同。中藥也有不良反應,若使用不當也會出現藥源性疾病。
用藥時機不對
從大的方面來看,首先應在疾病的不同階段要運用不同的治療手段。
以乙肝的治療為例,許多人認為,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在未查明病毒在體內復制情況時,就應立即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但有研究表明,過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乙肝,效果并不好。其原因是:1.體內沒有病毒復制時,使用抗病毒藥是無效的。2.體內的免疫細胞處于"麻痹狀態"(免疫耐受)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較差。3.不考慮病情,過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往往可增強乙肝病毒對藥物的耐受性,或使病毒發生變異。4.過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并不能起到防止肝臟發生纖維化的作用。
從小的方面來看,每天的服藥時間是有講究的。比如,抑酸劑、保護胃黏膜的藥物要在飯前服,而阿司匹林這類的解熱鎮痛藥就一定要在飯后服。
另外,不少降壓藥都需要保持相對恒定的血藥濃度,比如有的藥一日服兩次,應每隔12小時1次;每日服3次的藥,需每隔8小時服1次。不少患者往往在三餐前后服用,這樣白天血液中藥物濃度較高,而夜間較低,影響療效。
可見,用藥時機要正確掌握,不能想當然,在遵醫囑或者閱讀藥品說明書的基礎上,若有疑問,應主動咨詢醫師和藥師。
隨意增減藥物劑量
有的人治病心切,認為藥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便隨意加大劑量;有的人又經常忘服、漏服藥物,問其原因,答曰病情有好轉,就不把吃藥放在心上了。
需知,藥物服用的劑量是通過長期臨床試驗和可靠的理論依據制定的,此類隨意用藥行為不僅無法達到治療效果,往往還會造成不良后果。藥量過大,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對老人和兒童,是十分危險的;藥量偏小,非但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貽誤病情,甚至產生耐藥性。
因此,使用藥品時,應該參照藥品說明書上的規定,嚴格掌握用量和療程,這樣才能保證用藥安全有效。
不按療程服藥,稍有好轉立即停藥或者頻繁換藥
與一般老百姓的認識不同,疾病是否痊愈,并不是以患者自覺癥狀的好壞來決定的。當您感覺已經正常時,身體機能并未完全恢復正常,如果是患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也可能只是暫時潛伏起來,并未被清除。可見,在對待用藥療程的問題上,要相信醫生,而不要被主觀感覺欺騙。以下幾種情況,都是用藥過程中需要杜絕的:
時斷時續 藥物發揮療效主要取決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濃度。如不按時服藥,達不到有效濃度,對控制疾病發展不利。
療程不足 藥物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如細菌感染性疾病需要7~14天才可治愈。若用藥兩三天,癥狀有所緩解就停藥,就可能成為慢性感染。糖尿病的治療中,有時癥狀雖消失了,但如果不查血糖,可能血糖仍高,此時若自行停藥,可能會導致并發癥。
突然停藥 許多慢性疾病需長期堅持用藥控制病情,鞏固療效,如精神病、抑郁癥、糖尿病、高血壓等。停藥應在醫師指導下逐步進行。不要擅自停藥,否則會舊病復發甚至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
隨意換藥 有些藥物顯示療效需要一定時間,如傷寒病程為4周,用藥(以氯霉素為例)總療程不少于2周;抗結核病藥需半年至1年。隨意換藥可使治療復雜化,出現問題也難以找出原因及時處理。
對治療目標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得了病,大家總想通過一次治療"斷根",認為長期服藥就等于自己的病治不好了。這種愿望是人之常情,但也應該看到,到目前為止,除少數能獲得持久免疫的疾病如麻疹、天花、水痘、風疹、傷寒等感染性疾病外,絕大多數疾病是難以通過某種"神奇的治療"而治療的。
以高血壓為例,沒有一種藥能吃一次就把血壓長期地降下來,但是只要堅持服藥,就可以把血壓控制住,避免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而這,就是我們治療疾病的目標。
對疾病的康復,我們要有一個科學的心理預期,才能避免不合理用藥。
盲目聯合用藥
部分人有這種心態,認為將數種藥物聯合使用,總有一種是合適的,還可以增強療效。事實上,盲目的聯合用藥危害不小。首先,有些藥物商品名不同,其有效成分是一樣的,同時服用就會導致重復用藥,使劑量累加。例如降糖藥中,格列齊特與達美康是同一成分,不必同用,格列齊特與優降糖雖非同一成分,但都屬于磺脲類,也不應同用;其次,有些藥物間存在配伍禁忌,聯合使用會導致藥物間發生相互作用,以致降效、失效,甚至招致毒性反應;第三,不恰當的聯合用藥還會加大毒副作用。
合用的藥物越多,它們之間產生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應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聯合用藥時務必咨詢醫師和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