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康寧醫院創建于1998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防治、康復、保健等各項功能為一體的精神衛生專科醫院。2006年獲“三級乙等”精神病... [ 詳細 ]
乙醇和中西藥配伍禁忌
時間:2012-10-23 20:20來源:求醫網
臨床上的一些藥物不良反應,追溯其原因,有些是因其不合理并用藥物,而這其中包括藥物與乙醇的并用,一般很難注意與發現。乙醇不但包括單純的酒飲,還包括一些酊劑和藥酒,以及其含醇制劑等。
乙醇在中醫理論中能驅風濕,增進脂溶性成分的溶出,增強藥物作用,但乙醇還具有遏制中樞、擴張血管、增強肝藥酶活性的作用,因此它在和中西藥并用時往往會帶來一些不良反應,其配伍禁忌綜述如下:
1、中樞神經系統藥物
1.1鎮靜精神用藥
水合氯醛與乙醇能生成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可致急性中毒,血管擴張、潮紅、頭痛、心動過速、低血壓、嚴重者可致死。
地西泮、氯氮卓、氯丙嗪、異丙嗪、魯米那、奮乃靜、安寧、利眠寧、安眠酮、三氟拉嗪、速可眠、泰爾登、氟哌啶醇、氯氮平、丙戊酸鈉、奧卡西平、阿普唑侖、艾司唑侖、氟西泮、去甲西泮、氟地西泮、哈拉西泮、咪噠唑侖、鹵惡唑侖、佐匹克隆、替米呱隆、珠氯噻醇,這些藥物與乙醇并用時,可增強中樞遏制作用,治療期間應避免飲酒或含乙醇的制劑、飲料等。
丙咪嗪和多慮平是常用的抗抑郁藥,若服藥期間飲酒,可產生鎮定作用,從而降低療效,另外,還可促進脂肪在肝臟的沉積,使小腸蠕動減弱,甚至發生腸麻痹。
抗癲癇藥苯妥英鈉,長期飲酒可減低本品的濃度和療效,但服苯妥英鈉的同時大量飲酒可增加血藥濃度,造成急性中毒,因此服用苯妥英鈉時需避免用乙醇,否則不能控制血藥濃度。
1.2鎮痛藥
嗎啡、哌替啶、可待因、美沙芬與乙醇合用,可增強麻醉及鎮痛效果,但對中樞的遏制作用也顯著增強,應禁止同用或慎用,以免加強遏制。
1.3解熱鎮痛抗炎、抗痛風藥
乙醇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與阿司匹林、水楊酸鈉合用會增強胃腸道的刺激性,嚴重者損傷胃腸粘膜導致出血。
對乙酰氨基酚,如果大量飲酒,肝毒性明顯增加,并有增加中毒的危險,大多數抗感冒藥中均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如泰諾林、泰諾、百服寧、氨酚待因、散利痛、快克、感康、麗珠感樂等。
布洛芬、萘普生與乙醇同用,可增加胃腸出血的危險。另外,還可降低本品的血藥濃度及抗炎活性。
氯唑沙宗中,應用本品的同時飲酒或服用含酒精的藥物,制劑等能增強藥效,劑量應酌減。
秋水仙堿與乙醇同用時,可降低秋水仙堿的作用。
丙磺舒用藥期間,應忌酒,酒可增加血中尿酸水平。
2、循環系統藥物
2.1降壓藥
利血平與乙醇并用,增加中樞遏制作用。
胍乙啶、心痛定、長壓定、肼苯達嗪、地巴唑等與酒同服或在服藥期間飲酒,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患者會突然摔倒,引起骨折或腦溢血,情況嚴重的可危及生命。
優降寧與酒類同用會使血壓升高而感到頭暈、頭疼,嚴重者可使血壓突然升高導致腦溢血而突然死亡。
3.2抗心絞痛藥
消心痛、硝酸甘油、單硝酸異酯,它們可驟然地擴張血管,與乙醇合用時,冠脈擴張作用增強,使皮膚充血、惡心。嘔吐、頭痛等不良反應加劇,飲酒過多,還可引起血壓下降、胃腸不適甚至突然暈倒等不良反應。
2.3治療心功能不全藥
洋地黃類強心苷,乙醇會降低血鉀濃度,使機體對洋地黃類藥物的敏感性增強,導致中毒。
2.4抗心率失常藥
丙吡胺與乙醇合用,可產生協同作用,發生低血糖或低血壓。
2.5腦循環與腦代謝改善藥
氟桂利嗪與乙醇合用,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的過度鎮靜。
3、降血糖藥
胰島素、格列齊特、甲苯磺丁脲、優降糖、降糖靈與乙醇同用如大量飲酒,可加強降血糖作用,甚至導致低血糖昏迷或不可逆性神經系統病變。
4、血液系統用藥
右旋糖酐與乙醇同用可致膽紅素假性升高。
止血藥物,酒精可以遏制凝血因子,對抗止血藥物,使止血作用大大減少。
5、利尿藥
利尿酸、安體舒通、速尿、雙克,它們能通過排尿來降低血壓,如果并用乙醇,其擴張血管作用,會使人出現頭暈,直立性虛脫等癥狀。
6、抗過敏藥
苯海拉明、撲爾敏、克敏嗪、賽庚啶、克敏靈,這些藥物與乙醇并用,可增強中樞遏制作用。
7、酶制劑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乙醇可使蛋白質變性。
8、抗感染藥
8.1抗生素
頭孢哌酮、頭孢唑啉、頭孢孟多、拉氧頭孢、頭孢氧哌唑、頭孢氨噻肟、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美唑、拉他頭孢鈉,這些含有硫甲基四氮唑基團的藥物,與乙醇聯合應用產生聽雙硫醒能遏制乙醛脫氫酶,使飲酒者體內乙醛蓄積產生難受反應,呈"醉酒狀"(血管擴張、出汗、頭痛、惡心、嘔吐、低血壓、呼吸困難甚至休克等中)。因此,應用這些抗生素過程中或停藥7天內不得飲酒,不得應用乙醇的藥品,用乙醇消毒或擦洗降溫,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血管患者。
8.2抗病毒藥
金剛烷胺與乙醇同用,加強中樞神經遏制作用,易引起醉酒。
阿巴卡韋與乙醇同用可致本品的AUC增加41%,t1/2延長26%,故應謹慎。
8.3抗真菌藥
灰黃霉素應用期間應忌酒,因本品可使乙醇作用加強,產生中毒反應。服用酮康唑期間應忌酒,否則,可致日光灼傷反應。
8.4化學合成抗菌藥
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與乙醇同用時,也會出現"雙硫醒"反應,故服用此類藥物期間也須禁用乙醇及其制劑。
8.5抗結核藥
異煙肼,服藥同時飲酒及乙醇制劑,易發生周圍神經中毒癥狀。
利福平,用藥時飲酒可加重肝損害。
環絲氨酸,用藥時并用乙醇,可加劇環絲氨酸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毒性,出現頭痛、眩暈、嗜睡、精神病狀態,視覺障礙,輕癱、踝部陳攣,并易引起癲癇發作。
8.6抗血吸蟲病藥
六氯對二甲苯(血防-846)在治療期間及治療后1周,禁止飲酒及乙醇制劑。
9、腫瘤藥
9.1烷化劑
丙卡巴肼,用藥期間,不宜用含乙醇的制劑,以免引起"雙硫醒"樣反應。
9.2抗代謝藥
甲氨喋呤,與乙醇及含乙醇的制劑同用,可增加肝臟的毒性。
卡莫氟,不宜與乙醇及含乙醇制劑同用,否則,引起潮紅、惡心、心悸、多汗、頭痛、腦貧血樣癥狀和意識障礙。
結論
飲用酒、酊劑、醑劑都含有乙醇,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藥物在體內代謝轉化,降低療效外,也可能誘發ADR,長期飲酒可能引起肝功能損害,影響肝臟對藥的代謝功能,使許多藥物的不良反應增加;特別是服藥時飲酒中,可使消化道血管擴張,增加藥物吸收,從而易引起ADR。長期飲酒,乙醇有肝藥酶誘導作用,臨時大量飲酒,乙醇具有肝藥酶遏制作用,因而飲酒對某些經肝臟轉化聽藥物的血濃度有影響,也須注意。因此,應用藥物時,特別是本文列出以上藥物,應該禁忌乙醇及其制劑,以求用藥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