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5年,美國傳教士伯駕為達到宣傳宗教的目的,在十三行總商伍敦元的贊助下,于當年11月4日在廣州新豆欄街豐泰行第七號(即今十八甫一帶)租了一...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醫院資訊 > 【口腔科】竹竿穿頸過妙手解危情
出停診公告更多>
2015年07月02日停診信息(上午)
肛腸科:褚忠華
血管外科:黃明清
婦科:謝梅青
神經內科:呂瑞妍
神經內科:王藝東
兒科:歐陽穎
感染內科:張立伐,由劉婷替診
乳腺外科:龔暢,由陳怡替診
2015年07月02日停診信息(下午)
預防保健科:洪俊
神經內科:楊煉紅
消化內科:于濤
皮膚科:李希清
產科:譚劍平
2015年07月02日補診信息(上午)
耳鼻喉:鄭億慶
2015年07月03日補診信息(下午)
產科:張睿
兒科:歐陽穎
2015年07月08日補診信息(上午)
產科:譚劍平
2015年07月10日補診信息(下午)
血管外科:黃明清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口腔科】竹竿穿頸過妙手解危情
時間:2012-10-25 15:00來源:求醫網
受訪專家:陳偉良教授 口腔科主任、國家臨床重點口腔頜面外科學科帶頭人、中山大學顱頜面外科中心主任
多年前,小王從老家來到,承包了一片果樹林,這段時間,正是果樹結果和市場熱銷的大好時節,小王和工友們忙的加班加點,起早貪黑。近日的某個下午,天色已晚,快收工時,忙了一天的小王從果樹上下來的時候不小心腳底一滑,跌了下來,“啊”的一聲,其他工友趕忙救援,只見一支竹竿深深插入了小王的左頸部,頓時鮮血涌出,即刻送到當地醫院救治,醫生檢查發現,竹竿已由小王的左頸部幾乎插到了右耳后的皮下,而且緊鄰頸部大動脈,冒然拔除,一旦破裂,即刻會威脅小王的生命。由于當地醫療技術有限,醫生建議轉診醫院。家人立即把小王送到廣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接診的口腔科主任陳偉良教授立即安排檢查,經CT血管重建顯示,刺入的竹竿與大動脈尚有一定距離,但離頸靜脈很近,一旦破裂,也會造成嚴重的出血。小王和家人十分擔心目前的病情,但了解到陳主任是位頜面外科經驗十分豐富的專家時,懸掛著的心頓時多了幾分安慰。當日晚上9點小王被送進了手術室,在陳教授仔細分離解剖下,“要命”的14cm長竹竿僅用了30分鐘就被順利取出,重要血管無一損傷。聽到這樣的好消息,小王的家人緊緊握住陳教授的手,流下了激動和感動的淚水。目前,小王的病情已基本痊愈。
據陳偉良主任介紹,該院口腔科每年診治外院轉診頜面部嚴重外傷患者近 300例,像小王這樣的頜面頸部異物刺入傷占相當比例,如果出現此類情況,切不可冒然拔除刺入物,否則可能導致大出血致死的嚴重并發癥。對于從事建筑、高空作業、果樹種植、駕駛摩托車等人員,頭面部較好佩戴防護裝置,以免跌落、滑摔時出現異物刺傷。
陳偉良主任近期還發現一些可能出現異物刺傷的情況,在此特別提醒學生家長和年輕父母關注:1、放假的中小學生逛街行走、乘公交車過程中用小竹簽食用魚蛋、牛雜等小食,如遇碰撞、跌摔、緊急剎車等情況,極易造成竹簽刺傷。例如曾經有1名5歲女孩在食用魚蛋時,不慎跌下座椅,竹簽經舌頭刺入椎管旁,險些造成高位截癱。 2、一些年幼的孩子吃飯時,經常喜歡嘴里叼著筷子和調羹跑來跑去,如果不慎跌摔,亦會對兒童造成傷害。例如曾經有1名3歲男孩含筷子跑跳玩耍,不慎跌倒,筷子差點由腭部刺入顱內。
陳偉良主任再次呼吁,過往 “血的教訓”應引起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