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5年,美國傳教士伯駕為達到宣傳宗教的目的,在十三行總商伍敦元的贊助下,于當年11月4日在廣州新豆欄街豐泰行第七號(即今十八甫一帶)租了一...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醫院資訊 > 【口腔頜面外科】成功為1歲零3個月的嬰幼兒切除頸部巨大腫瘤
出停診公告更多>
2015年07月02日停診信息(上午)
肛腸科:褚忠華
血管外科:黃明清
婦科:謝梅青
神經內科:呂瑞妍
神經內科:王藝東
兒科:歐陽穎
感染內科:張立伐,由劉婷替診
乳腺外科:龔暢,由陳怡替診
2015年07月02日停診信息(下午)
預防保健科:洪俊
神經內科:楊煉紅
消化內科:于濤
皮膚科:李希清
產科:譚劍平
2015年07月02日補診信息(上午)
耳鼻喉:鄭億慶
2015年07月03日補診信息(下午)
產科:張睿
兒科:歐陽穎
2015年07月08日補診信息(上午)
產科:譚劍平
2015年07月10日補診信息(下午)
血管外科:黃明清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口腔頜面外科】成功為1歲零3個月的嬰幼兒切除頸部巨大腫瘤
時間:2012-10-25 15:19來源:求醫網
擅長:擅長于(1)腮腺腫瘤、頸部腫瘤切除;(2)舌癌、頰癌、牙齦癌、口咽癌等各種口腔頜面部及頭頸部惡性腫瘤治療術和術后缺損的整復手術;(3)頜面外傷骨折的救治;(4)先天性唇腭裂修復;(5)頭頸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診治。
出診時間: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受訪專家2: 心胸外科 王銘輝副教授
擅長:擅長肺疾病、食管疾病、重癥肌無力、胸壁畸形、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瓣膜病、冠心病的診斷及手術治療,尤其擅長微創胸腔鏡手術。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
聯系電話:020-81332220
日前,口腔頜面外科成功為1歲零3個月的嬰幼兒切除頸部巨大腫瘤。廣東省云浮郁南縣1歲零3個月的棚仔在去年7、8月間開始出現呼吸不順暢,父母親以為是呼吸感染,就在當地醫院就醫,但病情一直不見好轉。直到去年12月,患兒父母親在幫其洗澡時,偶然發現小棚的頸前部有一個腫塊,約鵪鶉蛋大小,父母親并沒有放在心上,直到今年1月初,患兒突然出現口唇發紫,呼吸梗阻,在當地醫院CT、MR檢查后,發現患兒頸部有5 x 5 x 5 厘米的腫物,氣管和食管被腫物推到了一邊,擠壓變得非常狹窄,導致呼吸和進食困難,體質衰弱,體重只有8公斤。當地醫院醫生建議到廣州求醫。棚仔被父母帶到廣州幾家三甲醫院求醫,由于患兒年齡太小,瘤體太大,涉及頸部、胸腔等多器官,手術風險很大,醫生們都不接診,絕望地回到家鄉,準備放棄治療。隨著腫瘤不斷增大,又多次由于痰阻塞引起窒息需要緊急搶救。棚仔被父母懷著一線希望再次來到廣州,幾經輾轉來到我院口腔頜面外科求治。這時棚仔頸前的腫瘤已經變成了15 x 12 x 12 厘米巨大腫瘤。
據主刀手術的口腔頜面外科李勁松教授介紹,棚仔的頸部腫瘤嚴重壓迫食管和氣管,并包繞了頸部的大血管和神經,腫物還有部分已侵入胸腔,進入縱膈,手術范圍極大,術中稍不慎,就易引起頸部大血管破裂。由于患兒病情危重,李勁松教授連同科主任陳偉良教授、王建廣副教授和心胸外科、兒科、麻醉科等多科專家聯合會診,制定出嚴密的手術方案。術中,口腔頜面外科李勁松教授首先仔細地把腫瘤從粘連的頸總動脈、神經、氣管、食管中剝離出來。接著,心胸外科的主刀醫生王銘輝教授打開患兒的胸腔,發現腫瘤包裹在左頸總動脈并向下延伸至左頸總動脈與左鎖骨下動脈交匯處,王教授把患兒的胸骨據開5厘米,讓侵入胸腔的腫瘤完整暴露,在醫生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6個小時的手術,終于完整地切除了棚仔頸部和胸腔的腫瘤。據李勁松教授介紹, 由于孩子太小,手術中每個動作都要仔細。這個手術考驗的是醫師們的耐心和細心。
目前,棚仔的各項生命體征穩定,在口腔頜面外科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患兒開始可以吃些液體食物和少許的粥,幼小的生命因為世界的愛,在頑強的康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