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簡稱中心)是2003年9月由武漢市兒童醫院和武漢市婦幼保健院通過資源整合組建而成。武漢市兒童醫院和武漢市婦幼保...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武漢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 > 醫院資訊 > 便秘門診,寶寶“便便難”解決方案
便秘門診,寶寶“便便難”解決方案
時間:2012-10-25 18:09來源:求醫網
在兒童醫院,抱著寶寶前來就診的家長總是在看完病后要多向醫生投訴,“孩子經常三四天才拉一次,有沒有好辦法能讓孩子便便通暢?”還有的家長因為孩子長時間沒有大便、肚子脹,來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有器質性病變。大便暢不暢成了孩子們消化道健康的風向標,該如何通過大便來發現健康隱患,我們來聽聽醫院普外科便秘門診樂盛麟主任醫師怎么說。
便便問題困擾兒童
佳佳今年2周歲,目前一般情況是:3~4天解一次大便,非常干,大便很粗,造成孩子脫肛,非常痛苦,5天內已經兩次了,在解大便之前還上了開塞路。
天天今年4周歲,自從斷奶后經常性便秘,挑食、食量少,拉稀的時候幾乎沒有,現在嚴重到一有排便的感覺就躲起來,而且多數時候即使有排便意識也生往回憋,一直到實在憋不住了才擠出一點,而后就不便,暫時緩解一下,直到下次再有便意時,重復以前的現象。排便時肛門有出血現象,而且很痛。
16歲的小燕從2歲多開始出現嚴重便秘,剛開始每次大便都需要使用開塞露,后來需要每天灌腸才能排便,檢查發現患有乙狀結腸冗長癥,腸動力差引起便秘。
樂盛麟主任介紹,在普外科門診遇到的病人中,30個病人至少遇到8個左右有便秘問題,年齡多數集中在半歲—1歲之間,也有學齡兒童和青少年。
寶寶便秘4原因
造成寶寶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飲食不當
功能性便秘與飲食的關系最為密切。寶寶飲食過細,纖維素攝入不足,對腸壁刺激不夠容易導致便秘;高蛋白攝入過量,容易使腸發酵菌相對減少而影響發酵,進而使大便干燥致密;飲食量不足時,由于腸道內殘渣較少,腹肌、腸肌張力不足、蠕動無力,也容易引起便秘。
2、大便不規律
由于排便時間不規律且缺乏相關訓練,沒有形成排便反射,有時雖有排便的感覺,但由于貪玩或其他事情干擾,寶寶可能會有意識地遏制便意,時間一長,腸內排便反射的敏感度降低,大便堆積于腸內,水分被吸收,大便變得干燥,因而不易排出,就形成了所謂的習慣性便秘。
3、先天性生理及解剖缺陷
有些寶寶出現便秘是由于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如腸狹窄、腸梗阻、直腸或肛門狹窄、幽門痙攣、先天性幽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乙狀結腸冗長癥等均可引起便秘。神經系統功能異常也能引起便秘,例如有的孩子腸道動力不足。
4、精神因素
另外,有一些精神上的刺激因素也可引起寶寶出現便秘現象,如生活環境的改變,或者因肛周病變(如肛裂)引起排便疼痛而使孩子懼怕排便,這些都可能導致寶寶出現短期的便秘。
學會觀察孩子便秘
小孩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據排便頻率為標準,而是要對小孩大便的質和量進行總體觀察,并且要看對小孩的健康狀況有無影響。每個小孩各自身體狀況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數也有差別。例如,完全食母乳的小孩每日排便次數可能較多,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喂養的小孩則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2~3日1次,只要性狀及量均正常,小孩又無其他不適,就是正常的。但如果小孩出現以下情況,那就要考慮小孩是不是出現便秘了:1.大便量少、干燥; 2.大便難于排出,排便時有痛感;3.腹部脹滿、疼痛;4.食欲減退。
如果是功能性原因的便秘,一般來講家長通過改善兒童飲食,增加多含纖維的食物,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后能解決,但如果是有外科疾病,則一定要到醫院就診,通過外科手術解決。但值得提醒的是,嬰幼兒的胃腸功能發育還不太完善建議不要長期使用藥物來通便。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應急措施,容易傷害寶寶的身體,甚至會引起嚴重的腹瀉問題,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建議媽媽們較好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