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骨科醫院(河南省紅十字骨科醫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甲等中西結合骨專科醫院... [ 詳細 ]
乳腺癌骨轉移的概念及診斷方法
時間:2012-11-02 13:52來源:求醫網
乳腺癌骨轉移發生率為65%~75%。乳腺癌遠處轉移中,**癥狀為骨轉移者占27%~50%。骨痛、骨損傷、骨相關事件(SREs)及生活質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轉移的常見并發癥。骨相關事件包括:骨痛加劇或出現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體骨折、非椎體骨折)、椎體壓縮、變形,脊髓壓迫,骨放療(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壓迫),骨轉移病灶進展(出現新發、多發骨轉移、原有骨轉移灶擴大)及高鈣血癥。
骨轉移轉移的診斷方法:
1 骨放射性核素掃描(ECT)是骨轉移初篩診斷方法。具有靈敏度高、早期發現、全身成像不易漏診的優點。但也存在特異性較低、不易區分成骨性還是溶骨性病變、也不能顯示骨破壞程度的缺點。骨ECT檢查推薦用于乳腺癌出現骨疼痛、骨折、堿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鈣血癥的等可疑骨轉移的常規初篩診斷檢查;乳腺癌分期>T3N1M0患者的進一步常規分期檢查。骨ECT檢查也選擇性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常規分期檢查。
2 磁共振掃描(MRI),或CT掃描,或X線拍片是骨轉移的影像學確診檢查方法。對于骨ECT掃描異常的患者,應該針對可疑骨轉移灶部位進行MR,或CT,或X線拍片檢查,以確診骨轉移診斷,并了解骨破壞的嚴重程度。
3 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 ,可以直接反應腫瘤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入,已有臨床研究提示 FDG-PET具有與骨掃描相似的敏感性,更高的特異性, 對乳腺癌骨轉移治療后病情的跟蹤優于骨掃描,但是專家組認為目前 PET-CT在骨轉移診斷的價值有待進一步研究, 臨床并不作為常規推薦。
所以骨轉移的臨床診斷,ECT可以作為初篩檢查,X 線、CT、MRI 可以明確有無骨質破壞,PET-CT的價值有待進一步研究,臨床上各種診斷方法應該合理應用,必要時需要通過骨活檢取得病理診斷。
對于確診骨轉移的乳腺癌患者,該進一步常規檢查:血常規、肌酐、血鈣等肝腎功能及血生化指標檢查;胸、腹、骨盆影像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