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時間:2012-01-10 13:28來源:求醫網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是主動脈瘤中最為危險的一種,一般是指動脈的高壓血流由主動脈內膜撕裂處進入動脈壁中層,使內、外層分離并沿中層擴展形成"夾層"樣結構的動脈瘤。高壓血流向內壓迫內膜縮窄以致阻塞了主動脈真腔,向外使薄弱的主動脈壁膨出,嚴重者可造成破裂。造成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原因除了內膜撕裂性損傷外,中層的退行性變,組織粘合力降低也是重要的原因。
分為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和慢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一般發病二周以內為急性期,遷延超過2周為慢性期。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發病率為每年5-10例/百萬人口(平均5.2例/百萬人口)。高峰年令為50-60歲,男性發病是女性的2-3倍。它的發病急劇,未經適當治療的病例有58%死亡于24小時以內,僅有30-35%的病人可過度為慢性期。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破裂失血、心包填塞、心律失常或腎功能衰竭。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常分為:
Stanford分型
A型:內膜撕裂部位位于升主動脈、主動脈弓或抵近胸降主動脈,剝離主要累及升主動脈弓部,也可延及降主動脈及腹主動脈。
B型:內膜裂口位于主動脈峽部,剝離僅累及降主動脈或延伸至腹主動脈,但不累及升主動脈,很少累及主動脈弓。
Debakey分類:
I型:內膜撕裂位于升主動脈,但剝離可擴展至整個主動脈,包括腹主動脈甚至雙髂動脈。
II型:內膜撕裂位于升主動脈,剝離也僅限于升主動脈。
III型:內膜撕裂位于主動脈峽部,剝離僅累及降主動脈者為IIIa型,剝離達腹主動脈者為IIIb型。
StanfordA型相當于DebakeyI型和II型,約占夾層動脈瘤的65-70%。
StanfordB型相當于DebakeyIII型約占30-35%。A型病情一般較嚴重,穿破入心包腔或破裂出血致死的發生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