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主動脈夾層的病因
時間:2013-09-16 16:18來源:求醫網
摘要:主動脈夾層是主動脈異常中膜結構和異常血流動力學共同作用的結果。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進行性退化是最主要的病因。另外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常見因素就是高血壓和妊娠。
主動脈夾層是發生于主動脈大血管的病變,主動脈是人體血液循環的主干線,負責為全身各大臟器組織輸氧輸血,夾層一旦形成,進入假腔的血流只進不出,假腔如充氣球般不斷擴大,壓迫周圍組織器官,而且真腔的血流量減少,無法滿足供血需求,發生臟器缺血。其中最大的威脅是血管可能會發生破裂,引發猝死。我院心外科主任肖亦敏指出,主動脈夾層的病因非常復雜,最主要的是因為高血壓和動脈壁粥樣硬化或動脈壁先天彈力退化。
主動脈夾層是如何形成?主動脈發生病變,出現內膜裂口,血流通過裂口流入血管壁與內膜之間,造成內膜的進一步剝離、擴展甚至撕裂,使動脈內形成真、假兩腔,形成了一個"夾層"。肖亦敏主任指出這是一個比較隱蔽的長期發展的過程,內膜破口早期出現撕裂、擴展時,患者一般無法察覺,胸部出現劇烈撕裂般疼痛時,夾層往往到了中重度時期。
主動脈夾層是主動脈異常中膜結構和異常血流動力學共同作用的結果。當主動脈結構發生病變時,在承受血流、血壓等各方面壓力不變情況下,主動脈發生撕裂的可能就越大。造成主動脈中膜結構異常的病因有馬凡氏綜合征、結締組織遺傳性疾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發性主動脈中膜退行性變化、主動脈粥樣硬化和主動脈炎性疾病等等。其中馬凡氏綜合征、結締組織遺傳性疾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屬于先天因素,所占比例較小,而后天的因素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進行性退化是最主要的病因。冠心病患者和老年人是主動脈夾層的高發人群。
另外,形成主動脈夾層的另一重要病因是血流動力學的改變。肖亦敏指出,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常見因素就是高血壓和妊娠。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最主要的誘發因素,80%主動脈夾層患者有高血壓的病史,控制血壓穩定是主動脈夾層治療過程中關鍵指標,很多主動脈夾層猝死患者都是發生在血壓急劇升高的時候。而40歲以前主動脈夾層發病的女性中,一半以上是發生在妊娠期間。
通過以上對主動脈夾層的病因介紹,相信大家對于主動脈夾層有了一定的了解,預防主動脈夾層必須從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做起。已患主動脈夾層的病人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手術治療,降低血管破裂的風險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