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動脈瘤破裂的五種形式
時間:2013-09-24 16:31來源:求醫網
摘要:腹主動脈瘤共有五種破裂方法:向腹腔內的開放式破裂、向腹膜后破裂、限制性破裂、向腸腔內破裂、向下腔靜脈或髂靜脈破裂。其具體破裂方式不同,臨床表現也有所差異。
腹主動脈瘤破裂出現的臨床癥狀及持續時間,與其破裂的具體情況相關聯,腹主動脈瘤共有五種破裂方法:向腹腔內的開放式破裂、向腹膜后破裂、限制性破裂、向腸腔內破裂、向下腔靜脈或髂靜脈破裂。其具體破裂方式不同,臨床表現也有所差異。
(1)向腹腔內的開放式破裂:一般為瘤體前壁的破裂,患者多表現為重度的失血性休克,多數在短時間內迅速死亡。
(2)向腹膜后破裂:多為動脈瘤后側壁破裂,進入腹膜后間隙,形成腹膜后的血腫。約有1/4的患者有腰部和肋部疼痛感,且伴有一系列失血性休克癥狀,如面色蒼白、脈搏細數、冷汗等。我院專家強調,患者在出現以上癥狀時,極易與夾層動脈瘤、消化性潰瘍穿孔、腸系膜血管栓塞、急性胰腺炎等疾病混淆,在診斷時應謹慎。
(3)限制性破裂:臨床表現與向腹膜后破裂相似。持續時間短則十幾分鐘,長則可超過24小時。如不能盡早進行治療,最終可發展為開放式破裂,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嚴重威脅。
(4)向腸腔內破裂:患者常表現為腹痛、感染、消化道出血等癥狀。尤其對于男性患者,常有失血性貧血的表現,一般患者在初發后數天會出現間斷性消化道出血,隨后出現大出血而導致休克。
(5)向下腔靜脈或髂靜脈破裂:臨床發生率極小,多為巨大的腹主動脈瘤。出現向下腔靜脈或髂靜脈破裂的患者一般有下肢靜脈曲張、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表現。極少數患者還有少尿性腎衰的表現。
一些患者在臨床診斷時可聽到血管雜音及震顫,進一步進行彩色超聲、CT等檢查,可顯示腹主動脈瘤直徑的大小,必要時可進行腹主動脈造影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