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早搏是不是心臟病?
時間:2012-06-15 11:18來源:求醫網
【摘要】:年輕人在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腹脹、甚至發熱時均可出現早搏。但冠心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患者也會引起早搏。
早搏通常是竇房結以外的異位起搏點過早(或提前)發出沖動,是心臟提前發生一次搏動。按起搏點部位可分為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早搏。其中以室性早搏較常見,其次為房性和交界性。后兩種合稱為室上性早搏。
正常人在24小時之間也會發生幾次早搏,但毫無影響。精神緊張的人,對早搏有恐怖心理,幾乎每一次早搏都像鼓槌敲擊他的胸部,使患者寢食不安。其實,感覺越明顯的早搏,往往越可能是功能性,其危害最小;
器質性的早搏紛至沓來時,病人可以毫無感覺,而這種早搏恰恰需要及時有效的治療。心肌炎處于活動期的病人和冠心病的病人,有時早搏雖然只是偶爾發生,但卻需要積極加以治療,因為它的轉化往往可使你猝不及防。每分鐘五次以下的偶發早搏,一般不會影響心臟的血液搏出量和供血;但是,過于頻繁的早搏則不然,它使心臟還沒有來得及充滿血液就開始搏動,搏出的血量和供血自然深受其影響而銳減,這種早搏要是發生在一個原有嚴重心臟病的人身上,可能會使他很快發生心力衰竭或其他嚴重情況。
發現早搏后,首先不要驚慌、害怕,不要以為有了早搏就意味著患了心臟病,應根據情況區別對待,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健康人,尤其年輕人在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腹脹、甚至發熱時均可出現早搏。
(2)藥物因素 有洋地黃、腎上腺素藥物等。
(3)全身性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等。
(4)其他因素,有高血鉀、低血鉀、心臟手術或心導管檢查等。
(5)心臟病患者,特別是患有器質性心臟病病人,如冠心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心臟瓣膜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患者。
由此可見,引起早搏的原因有多種,需根據具體情況給與相應處理,并不意味著有了早搏均為心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