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人療養院(北京康復中心)是1954年周恩來總理特批、中華國內總工會受中央政府委托在京籌建,供國內和北京市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醫療和休... [ 詳細 ]
血壓高了可別再傷了腎
時間:2012-11-12 17:18來源:求醫網
血壓是廣為流行的常見病,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將傷及很多重要臟器,引發嚴重的腎、心、腦等并發癥。很多高血壓患者對于心腦血管并發癥十分重視,但卻忽視了腎臟并發癥。殊不知,高血壓引起的腎損害,不僅可引起尿檢異常,嚴重者還會進展為尿毒癥。近年的資料表明,因高血壓造成腎臟損害而進入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人數呈逐年增多的趨勢,約18%的高血壓病患者最終出現腎功能不全。與同等水平的原發性高血壓比較,慢性腎臟病基礎上合并的高血壓引起的并發癥更多,且能反過來危害腎臟,加速慢性腎臟病(尤其是慢性腎小球疾病)的進展,形成惡性循環。
防微杜漸 控制血壓是關鍵
發現了腎臟損害,怎樣阻止?更嚴格地控制血壓是關鍵。
當有腎損害、蛋白尿時,理想的降壓目標為130/80mmHg。尿蛋白超過每24小時1克者應更嚴格,血壓要控制在125/75mmHg以內。其中,降低收縮壓更為重要。使血壓降到目標水平,這是阻止腎臟損害的根本途徑。
高血壓合并腎臟損害,應選擇具有降壓和保腎雙重作用的藥物。
優選血管緊張素轉化酶遏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因為兩者可改善腎小球“三高”狀態,保護腎臟。鈣通道阻滯劑也是常用的降壓藥,由于其降壓效果強,療效不受食鹽攝入量影響,故而ACEI或ARB降壓療效不佳時,常需合并使用該藥。此外,常用的其他降壓藥,如利尿藥、β受體阻滯劑及α受體阻滯劑等,都具有血壓依賴性腎臟保護效應,使用這些藥物治療高血壓時,只要把血壓降到目標值,均能延緩對腎功能的損害。
用藥過程中注意監測血壓及不良反應,如一種藥物不能使血壓達標,則需聯合用藥。若服藥后出現干咳、水腫、皮疹等異常,應及時就醫。
預防保健 改善生活方式很重要
合理膳食,適度運動,限酒,戒煙是高血壓患者的基本生活原則。其中,對于并存腎功能減退的高血壓患者,應予低蛋白飲食,即每日每千克體重0.8克蛋白質,這樣可減輕因腎臟病導致的血流異常,明顯延緩腎臟病進展。食物的選擇應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牛奶、**、瘦肉等動物蛋白,減少豆制品等植物蛋白的攝入。
由于饑餓也會增加身體的分解代謝,增加酸性產物的產生,因此控制飲食低蛋白時,必須保證足量的熱量攝入。每天碳水化合物應達到250-300克,脂肪類的食物不超過50克。
高血壓患者必須限鹽。鹽的化學結構是氯化鈉,鹽分攝入過多,體內鈉離子水平就會較高。鈉有潴留水分的作用,細胞外液包括血容量因而增高,其結果便有可能導致高血壓。在服用降壓藥、利尿藥的同時,如能控制鹽量攝入,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溫馨提醒:
限鹽的標準根據血壓升高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主張控制在每日6克以下;嚴格一點,可限制在3-5克;再嚴格一點,甚至可降至每日1-2克。還應注意的是,5毫升醬油的含鈉量相當于1克食鹽,所以在限鹽的情況下,必須注意減少醬油攝取。此外,諸如咸肉、咸菜、咸魚、火腿、加堿或發酵粉等制成的面食、含鈉鹽多的食品,均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