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癥原稱恐怖性神經癥,是以恐怖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癥。是指患者對外界某些處境、物體、或與人交往時,產生異乎尋常的恐懼與緊張不安,恐怖發作時往往伴有顯著的植物神經癥狀。當事人極力回避所害怕的處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生活。恐懼反應與引起恐懼的對象極不相稱,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過分的、不應該的或不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發作。那么,患者要如何克服恐懼癥呢?
1、勇敢地去面對
有緊張現象的人,在社交場合下,往往會表現出逃避心理,害怕自己會出丑而不去面對。其實,逃避并不能消除緊張,相反,它會使你感到自己的懦弱,使你責備自己,以致下次會更加緊張。而且,我們也不可能逃避一輩子的,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是必須與人交往的,早晚有一天,我們都必須去面對。
2、悅納自己樹立自信
很多社交緊張者就是因為不悅納自己、對自己不自信造成的,所以,要改變首先就得在心里接受和悅納自己,樹立起對自我的信心。
3、勿對自己要求過高
過于追求完好,對自己要求過高,就容易患得患失,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別人的承認,從而迷失自己。接受自己的現況,不要去管別人怎么看,你越害怕出錯,就越會感到手足無措。
4、別太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
緊張總是伴隨著一系列的身體上的不適,根據強化理論,如果緊張時我們太在意自己的身體某些部位的緊張反應,就相當于在強化自己的緊張行為。使其一步一步的加重。而當我們不去管自己的緊張反應后,由于緊張得不到注意和強化,緊張反應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
如果恐懼癥已經嚴重的影響了你的日常生活的話,那么就應該及時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