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周曙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周曙大夫個人網站 > 中醫外治療法

中醫外治療法

時間: 2014-06-05 10:52   來源: 求醫網

中藥外治手段泛指以非口服湯藥或現在醫學的注射給藥外一切以外用藥治療疾病的方法,用藥的部位廣泛,上至頭頂,下至足心,肌膚、竅道等等都可以使用。其以簡便、取效迅速、病患樂意接受等等為優勢越來越被重視。

       中醫治病強調的是治病求本,同樣中藥外治也是不例外,吳師機曾說:外治比如內治者,先求其本......明陰陽,識臟腑也。所以說外治法雖然和內治法是兩種治療途徑,但是理本同一,外治法施方藥在外,內治法服湯(丸等)藥于內,殊途同歸。

臨床上可常見的肚臍敷藥、穴位敷藥、鼻孔塞藥、甚則一些取嚏法、涌泉敷藥等等很多不同的外治手段。比如說最為常見的臍療法,可以治療腹痛、腹瀉、嘔吐等等包含兒、婦、男科等等等等很多疾病。再如外治常用的取嚏法治療一些疾病,吳師機曾說:上焦之癥下治,下焦之癥上治,中焦之癥并治。亦于內經所說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異曲同工。可以說是外治法中靈活辯證施治的典范。吳師機所言的上中下焦分治最為代表的就是嚏、填、坐三種外治法了,吳師機認為病在上焦者,以藥末嗅鼻取嚏發散為第一捷法。病在中焦,以藥切末炒香,布包敷臍上為第一捷法。病在下焦,以藥或研或炒,或隨癥而制,布包坐于身下為第一捷法。各法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聯合應用,即可上下呼應,亦可正佐反佐。一法之中,百法備焉。

      夫內治者何以能外取也?不知亦取諸氣而已矣。人體四肢、五臟六腑上下內外均因經絡之氣相互關聯,溝通一氣,從而成為一個統一的機體,所以人體外部或體表的穴位外用藥可以刺激穴位、激發經氣、疏通氣血而使藥物由皮毛入內臟,直達病所而達成治療目的。

      吳師機說:外治非謂能見臟腑,皮膚隔而主竅通,不見臟腑而直達臟腑也。可見外治的治療手段不但具有內服藥同樣的作用機理,還具有局部刺激和遠距離全身效應兼備的優勢。故此也在臨床上外治手段屢用屢驗。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