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周曙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周曙大夫個人網站 > 談談氣血與脾胃的關系

談談氣血與脾胃的關系

時間: 2012-06-02 08:45   來源: 求醫網

  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五行屬土,具化生萬物之功,秉坤性,有厚德載物之功。脾胃虛則精微不化,中氣不生,氣不生血,而導致氣血兩虧,氣為血帥,氣可生血,可統血。觀之脾胃虛則氣虛,則血虛,則不生血,則不統血。脾胃為人體元氣之本中醫學認為人體的元氣是維系生命的根本,而元氣的充養有賴于胃氣。元氣之說始于《難經》,認為命門為元氣所系,而李氏提出脾胃是元氣之本,他說:“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非胃氣不能滋之”;“元氣,谷氣,榮氣,清氣,衛氣.生發諸陽上升之氣。此六者,皆飲食入胃,谷氣上行,胃氣之異名其實一也”;并在《飲食勞倦淪》中提出:“古之至人,窮于陰陽之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谷之氣以生,所謂清氣、榮氣、衛氣、春生之氣,皆胃氣之別稱也,夫為水谷之海,飲食人胃,游溢精氣,上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在此他提出元氣是健康之本,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無所傷,而后能滋養元氣的緣故,若脾胃之氣既傷,則元氣也不能充而衰少,則人體陰陽失衡,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李東垣認為元氣的盛衰全在脾胃,所以他重視脾胃,正如他所說:“養生當先實六氣” “欲實六氣。當調脾胃”。2 脾胃為精氣升降的樞紐中醫學認為,胃之功能全賴脾之運化,脾與胃,一屬臟,一屬腑,互為表里,胃之受納,腐熱,以通降為順,脾之運化,轉輸,以升為健,脾與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