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正確的排痰方法
在疾病發作期間,患者往往感到咯痰不暢,胸悶氣急,這是因為痰液過于粘稠,附著于支氣管壁,難于用咳嗽的方法使之排出的緣故。因此,除了可根據醫囑服用抗感染及化痰藥物治療外,掌握正確的方法促進痰液的排出,可以減輕患者的癥狀,避免因痰窒息導致的悲劇發生。
1、霧化吸入法:可使用超聲霧化吸入器,也可使用簡易蒸氣吸入以使氣管內分泌物濕化,易于咯出。方法:選一保溫杯,盛半杯開水,將口鼻入杯口,用力吸蒸氣,反復多次,待水稍冷再換開水,便可達到稀釋痰液的目的,將痰順利排出。但要注意防止燙傷。
2、翻身、叩背法:長時間臥床的患者可由家屬或護理人員在氣候較為溫和的中午,設法讓稍能走動的患者在室外漫步;畏懼寒冷者也應在室內活動。即使是確實不能起床者也應由家屬經常為之翻身、叩背,因為這些活動能夠產生體位改變和肺部震動,利于痰液排出。叩背方法:將五指并攏,掌心屈曲,順氣管走向,由下至上、由兩側向中間輕叩患者背部,同時鼓勵患者咳嗽。
合理用藥
1、合理使用抗生素。患者濫用抗生素現象普遍存在,錯誤地認為抗生素能預防感冒。實際上多種抗生素交替或錯誤配伍使用可致使產生菌群失調及致病菌耐藥,增加了條件致病菌甚至是霉菌感染的機會,加大了治療難度。患者應改變錯誤認識,病情緩解期間應盡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或按醫囑用藥。
2、合理使用鎮咳藥。患者通常咳痰無力,這時如單純使用鎮咳藥物,痰液不能排出反而會加重病情。所以,按醫囑服藥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