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于永祥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于永祥大夫個人網站 > 抑郁癥成年人更易肥胖

抑郁癥成年人更易肥胖

時間: 2012-12-20 09:31   來源: 求醫網

  近年來,肥胖者的心理問題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近日結束的第二次國內國民體質監測報告顯示,成年男性肥胖率較高并呈增長趨勢,兒童青少年肥胖率也有所增加。最新的研究還發現,體態肥胖的女性易患抑郁癥,研究人員曾對4萬多名成年人的體重指數與抑郁癥、自殺傾向和企圖自殺之間的關系進行綜合研究,結果發現,肥胖可使女性患抑郁癥的風險提高三成。

  人們通常認為肥胖是一種生理現象,減肥也多從生理角度去考慮。然而,心理學家卻認為,心理因素在其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肥胖的人之所以難于控制他們的體重,是因為他們對環境里不可控制的外界線索作出反應而進食。肥胖者主要受到以下三個外界的線索的影響。

  肥胖者所依據的第一個外在的線索是時間。在一次精心設計的實驗中,沙赫特和格羅斯發現,當你騙胖子使他相信是吃飯時間(鐘表被撥快)到了,他們就會吃東西,而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餓了;而體重正常的人卻是根據實際需要決定是否攝食。

  影響進食行為的第二個重要外部線索是事物的色、香、味。肥胖者對美味食品的反應高于非肥胖者。斯加切特拿了兩大杯不同的冰淇淋要受試者品嘗,以決定哪一種比較好吃。受試者可以自行決定要吃的量。

  只要受試者認為所品嘗之量已是足以判定哪一種較為好吃。這兩杯冰淇淋中,有一杯摻有奎寧,另一杯則是可口的冰淇淋。結果發現,胖子常是將好吃的那被全部吃完,而帶有苦味的那杯嘗一口后,才說出那一杯比較好吃。而非肥胖者則是每樣各吃一匙,就說出哪一種比較好吃。

  檢測全身肥胖度的方法包括檢測體重指數和全身脂肪含量,而測量腹部肥胖度的方法包括量腰圍,腰部矢面直徑(從背部到腹部凸起最高點的距離)及用X斷層掃描技術測量內臟脂肪(體內器官之間的脂肪)含量。

  我們發現抑郁癥狀與全身的肥胖度幾乎沒有關系,它們二者的變化似乎是獨立的,但抑郁癥狀卻與特定的腹部肥胖有非常顯著的關系,尤其是與內臟脂肪含量密切相關。研究者說。抑郁癥狀和糖尿病血管疾病的發生及它們導致的死亡率有聯系。“研究者解釋道,”為了更好地防治這些威脅生命的主要疾病,更深入的關于抑郁與此類疾病內在聯系機制的了解就更顯得需要。研究者聲稱有幾種內在機制也許可以解釋抑郁癥狀與腹部肥胖的關系。例如長期處于壓力和抑郁狀態可能啟動了大腦的某一特定區域,因此增加了其對皮質醇激素的釋放水平,從而促進了內臟對脂肪的囤積。

  這可以幫助說明為什么抑郁通常會帶來糖尿病或者心血管疾病,未來的研究將會進一步解釋清楚這些內在的機制,因為這將為預防和治療抑郁癥狀帶來的健康問題提供重要的信息。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