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由臟層和壁層心包構成,兩層之間形成心包囊腔,正常時有20至25毫升少量的液體。心包產生炎癥的病因很多,可以是感染性,以結核為最常見。非感染性有特發性、腫瘤或自身免疫性等。
診斷要點有隨體位改變的心前區疼痛,深呼吸時加重,前俯位時可以減輕,胸骨左緣可以出現抓刮樣粗糙的心包摩擦音,收縮期和舒張期均可聞及,少數僅在收縮期聞到。此時心電圖可有廣泛導聯的ST段抬高,繼之逐漸回到等電線,T波雙相或倒置,最后回復正常的動態改變。
心包滲液時視滲出液量與速度可有不同程度的心包填塞表現;頸部靜脈怒張,靜脈壓升高,肝腫大有壓痛,肝頸回流陽性,甚至可有胸腹水和下肢浮腫。在急性心包填塞時,肝大浮腫癥狀可不明顯,主要表現為氣急、面色蒼白、出汗、心率增速、血壓下降、靜脈壓增高和心排量減少引起的休克。心臟體征為心濁音界向兩側擴大,心音顯示心影呈燒瓶狀增大而肺部無明顯充血。超聲心電圖檢查不僅有可診斷心包滲液的存在,尚可指引心包穿刺的進針方向和深度。
此病應針對病因治療,如結核性感染者使用抗癆治療,化膿性者使用抗生素治療,胸痛時應予以鎮痛劑,必要時可以用嗎啡類藥物。有心包滲液者可以作心包穿刺,抽取滲液檢查了解其性質,更主要的是接觸心臟受壓的癥狀,尤其是在急性心包填塞時,作為急救的措施。在穿刺失敗或化膿性心包炎時可以作心包切開引流。縮窄性心包炎應早期進行心包剝離術,以免心臟長期受壓,心肌萎縮,影響手術效果,術后易出現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