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干眼病)

干眼的組織病理學檢查
(1)結膜活檢:漿液腺顯示淋巴細胞浸潤(在SS隨干眼癥情而發展,與淚腺唇腺的變化同步),纖維性變,最后萎縮。結膜上皮淺層分離并分層,杯狀細胞減少或消失(正常每毫米約10個)。但早期結膜刮片,杯狀細胞常增多。
(2)唇腺活檢:在SS,唇黏膜腺和小涎腺上皮和肌上皮細胞膨脹,間質中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先散在,后灶狀,最后取代全部腺組織。淚膜和結膜有相同的變化,而且病情程度相同。可借以了解淚腺的病變情況(因在SS,主要由于淚腺病變,不宜做淚腺活檢)。非SS性KCS的唇腺活檢(-)。
如果自覺有眼發干、異物感等視疲勞癥狀,結膜囊內黏液腺增多,角結膜活染陽性,尤其是老年人,首先應懷疑干眼癥。
1、Schirmer試驗:在KCS、反射分泌和基礎分泌均受累,故Schirmer Ⅰ、Ⅱ試驗,基礎Schirmer試驗和強制Schirmer試驗的濕長均減少。但各種Schirmer試驗反復檢查,結果很難一致,嚴重KCS才明顯減少。基礎Schirmer試驗較準確,但瞼緣未麻醉,操作中需盡量避免或減少對瞼緣的刺激。臨床上多采用Schirmer試驗,濕長≤5.5mm作為干眼標準。該方法錯診率只有1/6,強制Schirmer試驗的濕長≤15mm,應懷疑干眼。
2、RB或LG活體染色:1%虎紅或1%麗絲胺綠滴眼后,瞼裂區角結膜點狀染色(也可其他形狀但少見),4點以上,結膜呈底向角膜緣的三角形染色,點狀或片狀應考慮干眼。
3、淚膜破裂時間BUT測定≤10s:淚膜破裂或出現長期性干斑。反復測定多次,結果很難一致。須連續測定3次,取其均值。
4、腮腺管X線攝影:導管示斑點狀陰影,管腔擴張或假囊形成,腺內管消失。
5、腮腺核素掃描:核素攝入和分泌均減少,上升曲線缺如,酒石酸刺激無反應。
6、流涎測定減少:樹膠試驗

- 友情鏈接:
- 干眼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