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的西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3來源:求醫網
陽虛是病證名。指陽氣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證候?!端貑枴ふ{經論篇》:“陽虛則外寒?!蓖ǔ6嘀笟馓摶蛎T火衰,因氣與命門均屬陽,故名。肺主氣,氣虛多屬肺氣虛或中氣不足,因而衛表不固,故外寒;陽虛則陰盛,故命門火衰亦多見功能衰憊,濁陰積潴的病證。下面問您講解陽虛的西醫療法。
一、外敷藥物:
亦可生姜、桂枝、樟腦、冰片、松節油、木瓜、阿魏、羌活、當歸、沒藥等制成狗皮膏,貼于心絞痛的疼痛敏感區,每2天換一次,停藥一天,連貼2~3次為一療程。
二、飲食療法:
1.心陽暴脫證是繼發在心陽虛基礎上,因此,飲食的調理是重要的輔助治療。此證患者,應進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忌辛辣、慎油膩及難于消化的食物。
2.食療方:
(1)用黃芪30克、鹿茸3克,取3~5斤重鴨一只,剖去內臟洗凈,文火燉爛。食納尚好者,食鴨肉并喝湯;若胃納不佳者僅喝湯即可。
(2)用冬蟲夏草30克、精羊肉3斤,小火燉爛后食之。
(3)豬(閹豬)心一個破開帶血,用人參20克、當歸30克,裝入心中煮熟,去藥吃豬心。
(五)心理療法: 由于本證病情十分兇險而危急,病人往往極為緊張,這樣常加重病情,引起猝死。此時醫護人員一方面給予鎮痛藥以迅速止痛,另一方面勸慰病人,使其安靜臥床休息,不使病人焦急煩躁,導致病情惡化。
施治要點:
(一)心陽暴脫證,多見于真心痛、厥心痛而致厥脫者,可用高麗參(即朝鮮參)粉3克 當收縮壓低于12kpa時,即頻灌服之,可溫和地、持久地升高血壓,改善厥脫癥情。
(二)在心陽暴脫時,以大劑量的人參、附片、龍骨、牡蠣等因陰寒極甚,造成格拒而藥不入者,可加用薤白30克,仿白通湯意,頗有效果。
(三)心陽暴脫在使用人參、附子時若汗出過多者人參量一定要多于附子,而四肢厥冷嚴重者附子量大于人參,或加用干姜以助藥力。
三、針灸保健
1.針刺:鎮痛是關鍵。可立即用度冷丁10毫克,用注射用水稀釋至5毫升,垂直刺入內關(雙),得氣后加強刺激,每穴2.5毫升, 5~10分鐘疼痛消失。若無緩解,可在間使(雙)穴各再注2.5毫升,可加強鎮痛效果。
2.艾灸:主灸關元、神闕,火柱艾灸,并配合刺關元、氣海、足三里行補法,留針10分鐘。
四、推拿按摩
可按揉心俞、厥陰俞、隔俞、內關,均取雙穴,每穴按揉50次,揉力以患者感到?脹,且能耐受為度。
查看更多關于陽虛的西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