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的治療方法
時間:2015-12-08來源:求醫(yī)網(wǎng)
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是一種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骨髓增生性疾病,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一定都很想知道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的治療方法,目前,治療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糾正貧血、藥物治療、化學治療等等,這些治療方法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但是患者不能盲目的選擇,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治療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的方法。
一、糾正貧血治療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
1.雄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雄激素能夠促進幼紅細胞分化。常用丙酸睪丸酮50-100mg/d,肌注。口服司坦唑醇2mgtid,安特爾40mgtid,達那唑200mgtid等,需至少服用3-4月以上見效。如患者合并溶血或血清中找到免疫復合物或自身抗體者需給潑尼松,劑量20-30mg/d,1-2月后逐漸減量,可增加感染率。
2.輸血:貧血嚴重及耐受性低的患者需輸紅細胞懸液,晚期患者輸血量大,應控制輸血次數(shù)和量,避免發(fā)生血色病,必要時可加用祛鐵治療。
二、沙立度胺治療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作為一種抗血管生成劑和免疫調節(jié)劑,其機制尚不明確,可能也具有遏制腫瘤壞死因子,纖維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白介素,干擾素,下調粘附分子表達,調節(jié)淋巴細胞亞群,臨床療效尚需觀察。
三、1,25二羥維生素D治療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體外試驗可以遏制巨核細胞的增殖并誘導髓細胞向單核及巨噬細胞轉化,從而促使膠原纖維減少及裂解增加,劑量0.25-1μg/d,臨床療效不佳。
四、化學治療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通過遏制髓系克隆性增生,遏制骨髓纖維細胞增生,遏制細胞因子合成,減輕纖維化程度,減輕髓外造血,多用于脾大、骨髓增生活躍,周圍血細胞多的患者,少數(shù)患者療效良好。目前多用羥基脲及潑尼松,羥基脲劑量不宜過大,開始劑量是250mg/d.,加量至1000-1500mg/d,潑尼松5-15mg/d,可小劑量長期維持,可遏制膠原纖維合成,脾臟縮小,血象正常時改維持量。此外苯丁酸氮芥,白消胺或6-巰基嘌呤等目前臨床應用較少。
以上文章就是關于“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的治療方法”的詳細介紹,患者要是想早日遠離這種疾病的困擾的話,就要及時的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檢查治療,以免耽誤了自己的病情。
查看更多關于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的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骨科疾病
- 骨腫瘤
- 骨創(chuàng)傷
- 骨科疼痛
- 骨科康復
- 骨質疏松
- 肌肉勞損
- 骨科疾病
- 骨髓炎
- 頸椎病
- 骨髓纖維化
- 滑囊炎
- 橈神經(jīng)損傷
-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
- 髕骨軟化癥
- 鎖骨骨折
- 肱骨骨折
- 股骨干骨折
- 骨炎
- 肌腱炎和腱鞘炎
- 橈骨小頭半脫位
- 髕骨骨折
- 高弓足
- 頸椎間盤突出癥
- 橈骨小頭骨折
- 髕骨脫位
- 成骨不全
- 恥骨炎
- 骶骨骨折
- 氟骨癥
- 蓋氏骨折
- 跟骨骨折
- 跟腱炎
- 骨刺
- 骨壞死
- 骨裂
- 骨囊腫
- 骨盆骨折
- 骨肉瘤
- 骨質增生
- 髖臼骨折
- 肋骨骨折
- 顱底骨折
- 顱骨骨折
- 腕管綜合征
- 網(wǎng)球肘
- 膝內翻
- 膝外翻
- 先天性斜頸
- 斜頸
- 隱性脊柱裂
- 跖骨骨折
- 指骨骨折
- 舟骨骨折
- 肘管綜合征
- 整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