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焦慮藥物哪些效果比較好
時間:2015-12-11來源:求醫網
抗焦慮藥物哪些效果比較好?焦慮癥在臨床上是非常多見的疾病,該疾病的癥狀比較復雜,不但會導致患者心理的不適,還會引起軀體的不是,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還需對該疾病引起重視,早發現早治療。目前治療焦慮癥主要應用藥物治療,那么抗焦慮藥物哪些效果比較好呢?以下是相關內容介紹。
抗焦慮藥物主要分四大類:
(1)苯二氮卓類。此類藥物有安定、氯氮 、去甲羥基安定、硝基安定、氟安定等。這類藥物都具有抗焦慮作用、鎮靜作用和大劑量時的催眠作用,亦是一種有效的肌肉松弛劑和抗癲癇藥物。其藥物主要作用于大腦的網狀結構和邊緣系統,因而,產生鎮靜催眠作用。
(2)氨甲酸酯類。如甲丙氨酯、卡立普多等。本類藥物具有鎮靜和抗焦慮作用,可用于失眠癥,本藥主要用于神經官能癥的緊張焦慮狀態。
(3)二苯甲烷類。如定泰樂,本類藥物具有鎮靜、弱安定及肌肉松弛作用,并有抗組織胺作用,因而可用于治療失眠。一般主要用于輕度的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狀態和絕經期的焦慮不安等精神、神經癥狀。
(4)其他類,如芬那露、谷維素。谷維素主要是調整植物神經功能,減少內分泌平衡障礙,改善精神、神經失調癥,不僅能改善焦慮狀態,對焦慮形成的失眠也有較好的作用。
除上述四大類外,還有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酚噻嗪類、三環抗抑郁劑、巴比妥類和其他鎮靜藥等,有時臨床也配合運用。
抗焦慮藥物適應癥:
最常用于有焦慮癥狀和各類神經癥,以及軀體疾病或各種器質性原因所致的繼發性焦慮狀態。在手術前后、內窺鏡檢查前和某些特殊境遇時用藥,有穩定情緒、解除緊張的作用。
治療的適應癥頗廣,最常用于各種有焦慮癥狀的神經癥,如焦慮癥、驚恐發作、恐怖癥、強迫癥、疑病癥和神經衰弱。因軀體疾病或各種器質性原因所致的繼發性焦慮,如高血壓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經前緊張癥患者常伴焦慮癥狀,均可用本類藥物作對癥治療。應激狀態時的過度焦慮,如外科手術前后或特殊或意外事件后,亦可臨時短期服用。此外,在臨床上還常被用作安眠藥物,主要適應于入睡困難者。
臨床上主要根據病情選擇藥物,持久的慢性焦慮狀態選用長時間作用者,如安定或利眠寧等;對間斷發作的焦慮狀態或臨時應用者,則選短時期作用藥物,如去甲羥基安定等。
療程要根據病情靈活掌握,僅需短期治療者,用藥1~2周便足;較為慢性的焦慮狀態,亦不宜超過6周。停藥時,宜取逐漸減量法,不宜驟停,以防戒斷反應的發生。多取口服法,可將日劑量分次給服,也可臨睡前一次服用。注射給藥僅適用于嚴重的急性焦慮狀態。
但本類藥物濫用(給不必應用本類藥物者使用)或劑量過高、療程過長,都會引起藥物依賴。這一情況已經引起關注,多數國家已將抗焦慮藥列為管理藥物,必須憑處方給藥,不得自行購服。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抗焦慮藥物哪些效果比較好”的相關內容介紹,希望對大家的了解有所幫助。一般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選擇的藥物也會不同。因此患者在治療的時候還需選擇正規的醫院,根據醫生的建議對癥選擇藥物。只有這樣才能盡早治愈該疾病。
查看更多關于抗焦慮藥物哪些效果比較好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