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簡稱中山六院),是一所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承擔預防保健、醫療、康復、醫學教育和科研任務,...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 醫院資訊 > 微創手術使“大”手術變“小”
微創手術使“大”手術變“小”
時間:2012-10-30 16:53來源:求醫網
近日,我院食管胃腸外科成功為一名合并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的胃癌高齡患者關婆婆實施腹腔鏡下胃癌治療術并膽囊切除術,當筆者來到病床前時,關婆婆已經能坐在床邊,享用女兒喂給她的午飯了,看到我們拿出相機,老人還對著高興的鏡頭笑了起來,精神狀態良好。
關婆婆今年85歲,1個月前因反復上腹痛、腹脹、嘔吐咖啡色胃內容物從外院轉入六院食管胃腸外科。入院時她身體瘦弱,已經未能進食達十余天之久,精神狀態很差,開始呈現惡病質,體重僅僅30公斤,不能保持正常的站立或坐姿,呼吸稍促。行胃鏡及腹部CT檢查確診為胃竇中-低分化腺癌,臨床分期為Ⅲ期,并發有胃出口梗阻、慢性上消化道出血、膽囊巨大結石。肺功能檢查結果提示最大通氣量嚴重減退,通氣儲量嚴重損害。心電圖提示頻發房性早搏。腎功能檢查提示輕度腎功能不全。老人病情復雜,形勢嚴峻,醫院及科室高度重視,自婆婆入院后即給予積極抗感染、全腸外營養支持、胃腸減壓等積極對癥支持治療,并組織全院胃腸外科、麻醉科、呼吸內科、心內科等科室主任會診,研究治療方案。經積極的對癥治療,關婆婆精神狀態明顯好轉,心肺功能也在細心的呵護下有所改善。老人及家屬強烈要求給患者行手術治療,并表示希望彭俊生教授主刀手術。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狀況,為盡可能減小手術創傷及術后并發癥可能,以彭俊生教授為首的專家組討論后決定為其行腹腔鏡下微創手術。
手術由靳三慶教授主持麻醉,彭俊生教授主刀。為不影響患者心肺功能,此次手術采取了低氣腹壓。腹腔鏡下探查,發現腫瘤較大,且周圍組織粘連嚴重,手術分離非常困難。尤其是分離胃后壁時,由于腫瘤與胰腺關系較密切,胰腺血管豐富,觸之極易出血,但憑借彭俊生教授精湛的手術技巧,腫瘤得以順利分離,在治療原則下并保留了胰腺以及脾臟,手術過程非常順利。
手術后轉入ICU監護治療,第二天關婆婆病情穩定便轉入普通病房治療。術后老人曾出現心律紊亂、心功能衰竭等并發癥,經醫務人員全力搶救最終轉危為安。關婆婆術后第五天成功拔除胃管,順利進食流質,術后第六天能下地活動。目前手術切口已拆線,老人精神狀態頗好,在家人的幫助下能進食一碗半白粥,體重也增重了10斤,并即將于近日出院。
據悉,由于腹腔鏡手術建立氣腹后對患者心肺功能構成一定影響,因此嚴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一直被認為該手術禁忌癥,尤其是高齡患者,成功實施腹腔鏡下胃癌手術案例鮮見報道。對該患者成功實施腹腔鏡下胃癌治療術,是胃腸外科先進水平的再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