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1936年,是吳江最大的公立醫療機構,是全市最大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是南通大學附屬... [ 詳細 ]
如何及早發現肺癌
時間:2012-11-08 11:34來源:求醫網
市一院胸外科主任、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 施舜繽
在所有的惡性腫瘤中,肺癌的病死率是高居世界上第一位的。近10余年來,我國肺癌發病率和病死率持續增高。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到年,我國每年新增的肺癌病死例數將超過100萬,患病人數將居世界之首。肺癌是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80%以上的患者到醫院就診時,就已失去了外科手術和多學科治療的較好時機。雖經幾十年努力,肺癌患者總的5年生存率在美國不到15%,我國則更低。因此,如何及早發現肺癌、及早診治肺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注重肺癌的臨床表現
肺癌患者尤其是早期患者常無癥狀,或僅為一般呼吸系統疾病所共有的癥狀。由于癥狀不典型、特異性不強,致使許多患者不夠重視而延誤診斷,喪失治療的較好時機。因此,易感人群尤其是具有高危因素者應注重肺癌以下的癥狀,并及時去醫院就診:
(1)咳嗽:肺癌生長在支氣管肺組織上,通常會產生呼吸道刺激癥狀而發生刺激性咳嗽。年齡在35歲以上,不明原因的頻繁刺激性干咳者;或者原有肺結核或慢性氣管炎病史,但咳嗽規律突然改變者,均應及時就診。
(2)咯血:腫瘤炎癥導致組織壞死、毛細血管破損時會有少量出血,往往與痰混合在一起,斷續出現痰中帶血、咯血痰、咯血。而且以清晨第一口痰為多見。
(3)胸痛:部位不一定,與呼吸的關系也不確定的間歇性胸部疼痛。
(4)胸悶氣短:突然漸進性氣短、胸悶,胸透有胸腔積液者。
(5)胸透顯示“肺部炎癥”,經治療不能徹底控制,癥狀反復出現或加重者。
(6)發熱:腫瘤阻塞支氣管導致阻塞性肺炎或癌性發熱引起,多數為低熱,治療后或有好轉,但是經常反復。
(7)肺外癥狀:如不明原因的關節、肌肉頑固性疼痛、男性乳房發育等。
(8)部分患者是以腫瘤轉移引起的癥狀作為**癥狀而來就診的:如頸部淋巴結腫大、聲音嘶啞、胸腔積液、骨痛等,約占10%。
2.臨床檢查技術的應用:
肺癌的臨床篩查在20世紀50年代已經開始,但國際上至今尚無公認的篩查手段。目前臨床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早期診斷肺癌:
(1)胸部X線檢查:胸部X線片檢查由于經濟、射線量小、無創,成為篩查肺癌的優選檢查手段。然而,胸部X線片的密度對比差,致使其敏感性較差,誤漏診率較高。
(2)低劑量螺旋CT(LDCT):LDCT接受的放射劑量僅是傳統CT劑量的1/6,而LDCT篩查的肺癌患病率明顯高于胸部X線片。
(3)痰細胞學檢查:痰的細胞學檢查一直是肺癌篩查和確診的重要手段,其特異性可以達到100%,但其敏感性較差。
(4)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對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診斷可能更有意義,通過直接觀察、活檢、刷檢和支氣管肺泡灌洗等方法可取得組織學、細胞學標本進行檢測診斷。對周圍型肺癌亦可經纖維支氣管鏡穿刺取得組織學標本,但對較早期微小病灶難以完成活檢操作。
(5)腫瘤標志物檢查:癌胚抗原(CEA)、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SCC-Ag)、糖類抗原125(CA125)等腫瘤標志物對肺癌具有輔助診斷價值。
(6)基因檢測及生物芯片技術:隨著分子生物學等相關學科的不斷發展,新的檢測技術將不斷地從實驗室應用到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