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無極縣紅十字血康醫院 > > 小兒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治療
小兒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治療
時間:2012-07-23 10:37來源:求醫網
小兒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治療: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CML)是一種影響血液及骨髓的惡性腫瘤,它的特點是產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細胞,這些白細胞在骨髓內聚集,遏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夠通過血液在全身擴散,導致病人出現貧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潤等。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
目前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是CML獲得長期無病生存的惟一治療手段。選擇慢性期患者,經預處理后,再接受HLA相合同胞的干細胞移植,臨床部分病例長期無病存活。
慢性期藥物治療的目的是緩解癥狀、體征和血液學水平的異常表現。對急變期的病例,治療目的是將其逆轉至慢性期。
1.非特異性處理 高尿酸血癥,水、電解質紊亂,白血病危象,高血小板血癥需緊急對癥處理(同急性白血病),有腦膜浸潤時按腦膜白血病處理。如有可能發生脾破裂或脾功能亢進伴血小板明顯減少者可考慮切脾。
2.慢性期治療
(1)單藥化療:標準藥物為白消安(馬利蘭)或羥基脲,可有效地控制臨床癥狀、體征和血液學變化,但不會使急變期延遲。
羥基脲,推薦劑量為10~20mg/(kg·d),根據臨床情況作調整,它與白消安(馬利蘭)療效相仿,它的作用時間較短,需小劑量維持。因此相對安全,全身性的毒副作用也相對較小。
白消安(馬利蘭)是一種烷化劑,為非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常用劑量為0.06~0.1mg/(kg·d),用藥10~14天后血細胞開始明顯下跌、肝、脾縮小晚于血象變化,約3個月肝脾完全恢復正常。白消安(馬利蘭)特點為作用反應出現較晚但持續時間長,因此在白細胞計數跌至 (30~40)×109/L時藥物劑量應減半,至20×109/L時應停藥。停藥后2~3周內白細胞計數仍可繼續下跌。除骨髓遏制外,白消安(馬利蘭)尚有肺纖維化、色素沉著、消瘦和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二溴甘露醇,為馬利蘭無效時的二線藥物,每日0.25~0.5g,分次服用,維持量0.25g/日~0.25g/每周,1,2:5,6-二去水衛矛醇每日50mg溶于20ml生理鹽水中靜推,用7天間歇7天為1療程,視病情重復療程,直到白細胞降至10×109/L左右。
嘧啶苯芥適用于馬利蘭復發或無效病例,每日5~10mg,分次口服,5天一療程,間歇7天,2~4療程后改用維持量,每天5mg,每月連服5天。
靛玉紅,用藥20-40天白細胞下降,副作用:腹瀉、惡心、骨關節痛、浮腫等 。
干擾素α:其作用機理未明確。70%病人對干擾素治療有效,達到血液學水平緩解。15%病人可達到細胞遺傳學水平緩解。目前臨床多采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劑量為IFN-α-2b,2×106U/m2~5×106U/m2,也有用2×107U/m2。
(2)聯合化療:
干擾素α與羥基脲合用時推薦用法如下:先用羥基脲,在白細胞數降至(10~20)×109/L時減停,同時加用干擾素α,干擾素α從小劑量開始,3~7天后增加劑量,在2周內達全量。干擾素α較好在睡前應用,并同時加用退熱劑,以避免發熱反應。其他的不良反應尚有疲勞、抑郁、失眠等。當白細胞降至2×109/L或血小板低于50×109/L時減量。α-干擾素應長期應用直至加速期或急變期或細胞遺傳學水平緩解3年以上。
馬利蘭合用6-巰嘌呤(6-MP),馬利蘭聯合6-硫鳥嘌呤(6-TG),羥基脲(Hu)聯合6-MP或6-TG等??梢暂^快地奏效,但生存期無顯著延長,
3.急變后治療 對加速期和急變期應按急性白血病給予強烈化療?;熗瑫r支持療法。
4.加速期治療 多選用羥基脲、6-TG及聯合化療,參照慢性期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