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以心神失養或不安而引起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類病癥,是臨床常見病癥之一,其癥狀特點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易驚醒、早醒、多夢,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嚴重影響工作效率或社會功能,屬中醫學的“不寐”、“不得眠”等范疇。頑固的失眠可以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
失眠的治療方法很多,藥膳也是一種輔助療法。在飲食上要注意平時少喝酒,特別是烈性酒;少吃雞肉、羊肉、牛肉,多吃鴨肉、鵝肉和魚。中醫認為,雞肉、羊肉和牛肉性偏溫熱,屬于補陽之品,吃后易引起興奮,加重失眠;鴨肉、鵝肉和魚性平或偏涼,屬于補陰之品,吃后可以補益肝腎,幫助睡眠。多吃蔬菜和水果;睡前可喝一杯熱牛奶。
氣郁體質者要改善睡眠,除了吃些藥膳外,也要學會尋找快樂,保持良好心情。清初醫家陳士鐸重視七情致病,他認為郁生諸疾,這里的“郁”指抑郁。一般來說,氣郁體質很容易產生抑郁情緒,而反過來心情抑郁對身體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心情不好,就中醫來說,就是“氣滯”,則會引起氣行不暢,氣不行則血不行,氣血不行,則會出現“氣滯血淤”、“氣血虧虛”等癥狀,這些癥狀出現后就會引起身體各臟器功能紊亂,身體的各種疾病也就產生了。
除以上藥膳調理以外,生活中的快樂元素也是非常有效地,讀書找樂以及助人為樂、交友融樂對于抑郁心情好轉有很大的幫助,心情好了,睡眠之前也很少受到不良情緒的干擾,故,有效緩解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