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脊髓的結構及功能損害,導致受損部位以下運動、感覺、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或喪失,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及時的護理能夠有效預防并發癥的出現,減輕脊髓損傷這種疾病對患者生命的威脅。護理要從早期就開始進行,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脊髓損傷的護理怎么做。
一 肺部感染的預防、護理
1、幫助并鼓勵病人咳痰:教給病人正確有效的咳嗽方法。定期指導患者用力咳嗽,促使肺膨脹和排痰。因疼痛有敢咳嗽者,適當用止痛劑,胸部有損傷者可用雙手固定胸部,肋間肌麻痹而咳嗽無力者,可用雙手按壓上腹部以輔助呼吸。輕輕扣擊有背部,也有利于分泌物排出。拍背的方法:五指并攏彎曲,由上向下,由兩側向中央排擊病人背部。
2、體位:長期仰臥易發生分泌物淤積,不利于引流,應經常更換體位。如發現一側肺部感染或肺膨朧有全時,應使患側居上,以利于肺的膨脹和引流。
3、霧化吸入:可使分泌物稀釋利于排出。吸入液以生理鹽水酌情加抗生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藥物。
二 皮膚的護理,預防褥瘡
脊髓損傷患者容易發生褥瘡,相關因素:
1、癱瘓部位不能活動
2、皮膚失去感覺,沒有下常皮膚受壓后的疼痛信號刺激。
3、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局部缺血。
褥瘡的好發部位:常見于骶尾部和足跟,其次為外踝、腓骨頭、高位脊髓損傷者肘部及后枕部(行顱骨牽引者)亦可發生。組織壞死的深度可由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直達骨骼。褥瘡發生后愈合困難,大而深者常發生營養不良、體溫高、血漿蛋白降低、中毒、惡液質。褥瘡可成為致死原因,應著重預防。
預防措施:
1、定時翻身,變換體位。根據病人情況1-2小時翻身一次。翻身的注意事項:
⑴掌握正確的翻身方法:頸椎骨折的病人要注意頭、頸、肩一條直線,防止脊柱扭曲,加重脊髓損傷:行顱骨牽引者還要注意保持牽引效能,防止牽引弓脫落:胸、腰一條直線;何腰椎的病人注意胸、腰臀一條直線。
⑵翻身時將患者輕輕抬起移動翻轉,禁止在床上拖拉患者。
2、 保持床鋪整潔干燥。
3、指導陪人為病人進食高營養多維生素飲食,增加皮膚抵抗力。
4、并嚴格交接班。
褥瘡的處理:
褥瘡的早期征象是受壓皮膚呈暗紅色,彈性降低,繼而出現水泡,此時加強護理,使局部不再受壓,將水泡抽空,保持皮膚干燥并在水泡周圍輕輕按摩,可望恢復。如發生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潰爛,則應換藥,清除壞死組織,局部涂東方一號(有去腐生肌的作用)。創面新鮮后涂貝復劑每日兩次,同時注意增加全身營養。
三、預防泌尿系統感染
泌尿系統感染在截癱患者中是很常見的,其相關因素是長期使用導尿管,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對無菌操作要嚴格要求,防止加重感染。措施:
1、向病人講解長期留置尿管的危害,以在實施護理措施時取得病人的合作。
2、協助病人每日飲水2500ml。
3、每日為病人行會陰擦洗。
4、妥善固定尿管尿袋,位置始終低于膀胱水平面,患者改為側臥位時,尿 管不應橫跨體側,而應由兩腿之間通過。
5、尿袋每周更換兩次,尿管兩周更換一次,嚴格無菌操作。一旦發生感染,有高燒等臨床癥狀時,應加大入水量,將尿管持繼開放引流,使用廣譜抗生素,防止逆行性感染發生腎盂積膿。
四、高熱
高位脊髓損傷患者經常出現高熱可達40度以上,但臨床檢查并未發現肺炎或泌尿系感染,這是由于頸髓損傷后,大部分交感神經失去作用,損傷平面以下無出汗功能,使體溫調節的能力大大下降,出現高熱。因此應保持室溫勿過高,在夏季采取通風和降溫措施。一旦體溫升高時,可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如溫水擦浴、冰袋、風扇等降溫。
五、大便的護理
排便機能失調主要表現為,次數減少,常數日不排便。處理的措施有:
1、調節飲食。多食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如青菜和水果,刺激腸蠕動,促使排便。
2、按摩。順結腸走向由右下向左向下進行按摩。
3、使用潤腸緩瀉藥,如通便靈、果尋、開塞露等。
對脊髓損傷患者的要求,一般保持2-3天一次即可,如有大便失禁,糞便浸泡肛門周圍,容易引起糜爛,誘發褥瘡。此時應及時處理,用清水將肛周皮膚洗凈并涂油,必要時用紅外線燈將局部烤干。
六、預防廢用綜合征
1、肺部:同預防肺部感染的措施。病人恢復期,如病情允許可協助病人取半坐位,每日指導病人做深呼吸練習數次,鍛煉肺部功能,增加肺活量。
2、泌尿系統:病人如無泌尿系統感染癥狀,應將尿管改為定時開放,使膀胱有脹有縮。這一生理刺激有助于建立反射性膀胱,同時也可避免長期不膨脹而形成攣縮性膀胱。數周后拔除尿管,訓練排尿功能。可以用手掌輕輕按壓下腹部,協助排尿。通過訓練盡量達到病人出院時能自行排尿。
3、肢體畸形:畸形最常發生的部位是髖、膝、踝和足趾。髖關節易發生屈曲、內收和內旋畸形,在早期可因體位及長期未注意被動活動髖關節而造成。因此,每天均應最大幅度的活動髖關節,注意充分伸直和外展,防止關節僵硬,后期逐步發展為攣縮性癱瘓,應注意保持髖關節伸直和外展位并施加被動活動:膝關節易發生屈曲畸形,每日數次將膝關節完全伸直:踝關節和足趾均易發生跖屈畸形,即馬蹄足和錘狀趾,在后其下地活動時成為極大的障礙,甚至需手術矯正。
4、肌肉萎縮:加強功能鍛煉,包括已癱瘓與未癱瘓的肌肉和關節的活動,特別強調未癱瘓部位的主動運動,如利用啞鈴或拉簧鍛煉上肢及胸背部肌肉,為扶拐下地做好準備:同時可在仰臥位或俯臥位積極鍛煉腰背肌。病情穩定后盡早開始起坐、離床。在上肢的幫助和上身的帶動下,借助輔佐工具,如雙杠、支具、四腿拐等,下地練習站立和行走。通過練習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可使患者樹立信心。
七、注意病人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護理。
以上專家對“脊髓損傷的護理怎么做”的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