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癱,是指脊髓損傷后,受傷平面以下雙側肢體感覺、運動、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門括約肌功能喪失的一種病癥。截癱對患者及其家庭都是嚴重的打擊,由于這種疾病的特殊性,護理對患者來說至關重要,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截癱的護理該如何進行。
截癱的護理
1、按骨科一般護理常規。
2、定期評估肢體感覺、運動和肌張力的變化,保持癱瘓肢體的關節處于功能位,防止關節屈曲、過身過伸、過展。鼓勵患者進行力所能及的自主活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預防呼吸道并發癥:患者受傷早期,在適當止痛基礎上,鼓勵其深呼吸、用力咳嗽或輕輕叩擊胸背部,促進肺膨脹和排痰。遵醫囑予以霧化吸入,必要時可用導管或協助醫生用氣管鏡吸痰。其次,多翻身更換體位,有助于痰夜排出。高位頸椎損傷伴呼吸困難者,早期行氣管切開是減少呼吸道梗阻和防止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4、氣管切開護理:按氣管切開護理常規。
5、體溫異常的護理
①高熱動態觀察體溫變化,物理降溫,必要時藥物降溫,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濕度,定時開窗通風,在夏季使用降溫設備,加強口腔護理,飲食前后漱口,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保證能量的攝入,鼓勵多吃水果,多飲水,每日至少攝入液體2000ml,保持大便通暢。
②低溫注意保溫,必要時采用物理升溫。嚴格控制溫度,以防燙傷。
6、預防泌尿系統并發癥作好留置尿管的護理。癱瘓早期留置導尿,持續引流尿液,2—3周后改為定時開放,每4—6小時開放1次,以訓練膀胱反射或自律性收縮功能,預防泌尿系統感染和膀胱萎縮。鼓勵患者多飲水,以增加尿量。必要時給予膀胱沖洗。
7、預防壓瘡每2—3小時翻身一次,有條件可使用翻身床或氣墊床,以減輕局部壓迫,用氣圈或棉墊使骨突處懸空,并于翻身時按摩骨突部位。對已經形成的壓瘡且面積較大、組織壞死較嚴重時,應按外科原則處理創面。保持床單清潔、整齊、無皺褶,保持皮膚干燥。
8、對癱瘓肢體做關節的被動活動和肌肉按摩,每日2—3次,每次30—60分鐘。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做未癱瘓的主動鍛煉。進行挺胸、背伸、俯臥撐等背肌的練習,逐漸加大活動量,延長時間,以使患者不過度疲勞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