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類胖子,古人稱為“肉人”,我們稱為結實型的肥胖,與虛胖相反。他們性格急躁,動不動就發火。其實,這類胖子的急躁易怒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為他們的體內有濕熱。
濕就是身體內的死水,死水與痰結合,就成了痰濕,死水與熱結合,就成了濕熱。農村的人都知道,麥收以后,農民會將麥稈砌成一垛一垛的,一陣雷雨過后,麥稈被淋濕了,這時你將手伸進麥垛內,就會感覺到里面又潮、又濕、又熱,這種濕乎乎、熱乎乎的感覺就是濕熱。
濕熱蘊藏在麥垛內,時間一長,麥垛就會腐爛、發酵,農民用它來做肥料;濕熱蘊藏在人體內,排不出去,就會造成膽氣上溢,口苦口干,急躁易怒。濕熱內阻,陽氣被遏,因此人總感覺身重困倦。
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濕熱型的胖子呢?首先可以觀察一下臉色,如果體內濕熱過盛,面部就會出現油垢,一眼望去,臉就像一張油光紙,又油又亮,用手一摸,感覺有一層油似的。除此之外,臉上還經常會長出一些痤瘡、粉刺,痤瘡很多情況是因為體內濕熱郁積,排不出去,最后在臉上激發出來,這也是我們平時說的痘痘。
看一個胖子有沒有濕熱,還應看他的飯量。濕熱型的人都食欲旺盛,很能吃,但能吃并不表示脾胃功能正常,相反是處于“胃強脾弱”的病理狀態。體內有濕熱會影響到胃,胃有濕熱,中醫稱為“胃熱濕阻”,胃受熱之后,其功能就會亢進,這時人的飯量就會大增,動不動就會感到饑餓。然而,胃納過旺,就勢必加重脾運化的負擔,脾有“運化水濕”的作用,脾的負擔過重容易造成“水濕內停”。所以,中醫又將這類胖子稱為“胃熱濕阻型肥胖”。
分辨濕熱型胖子,還要看舌。濕熱型胖子舌質偏紅舌,苔黃膩,體內的熱越盛,舌苔就越黃,就好像煮飯的時候火太大,飯就煮焦了,成了焦黃色的鍋巴,如果再不關火,鍋巴就會燒成了黑色。所以舌苔的顏色越深,證明你體內的濕熱越嚴重。
我們還可以通過觀察大小便來判斷自己是否有濕熱,大便太干燥或者太濕,都是體內濕熱的表現。如果身體里熱重于濕,則大便燥結;濕重于熱,則大便黏滯,小便短赤。濕熱體質的人,怕濕怕熱,對濕環境或氣溫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濕熱交蒸氣候難以適應。
看一個胖子體內是否有濕熱,還應看他的眼睛,濕熱內蘊,熱灼血絡,這時人的兩眼內就會有紅赤的血絲,不痛不癢,西醫說這是免疫系統的反應。其實,這就是體內有濕熱的表現。
總的來說,面垢油光、長痘、舌苔黃膩、脾氣急躁、眼睛紅赤、大便太干燥或者太濕都是濕熱型胖子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