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致殘率高,且后遺癥也多。患者常有言語障礙或半身不遂等各種后遺癥,往往影響其生存質量。按摩推拿法對治療中風后遺癥具有獨特療效,可大大緩解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等癥狀。其具體手法,從操作部位來分,有頭頸部、背腰部、臀腿部和上肢部四部分。
1.頭頸部的推拿: 患者端坐,操作者(本推拿方法簡單易學,患者家屬可在短時間內掌握施行)在患者頭部由前至后按摩,可采用點壓法、按揉法、捏拿法、干梳頭法等。重點對雙風池(頸后枕骨下,與乳突下緣相平,大筋外側凹陷中)、風府(后發際正中直上1寸,相當枕骨粗隆直下方凹陷處)穴進行長時間的按摩。在患者可接受的情況下,手法宜重,指力直達于顱內。點壓風府穴時,向上用力,點壓左右風池穴時,斜上方向用力,這樣對疏通經絡和擴張腦血管,建立腦部的側支循環系統可起到十分明顯的效果。雙風池和風府穴按摩時間宜長,以10 分鐘左右為好。
再令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先用雙手拇指沿患者肩部由內向外反復點壓揉撥5遍:然后在頸部兩側用常規按摩手法如拿法、揉法、捏法等按摩頸部5遍;再雙掌相對,由上至下擠壓頸部兩側的肌肉,從大椎穴(第七頸椎棘突下.低頭時后頸處的明顯骨性突起處)至風池穴,來回5遍。
2.背腰部的推拿: 患者俯臥位,操作者站其一側,先在患者背部沿督脈線(沿脊柱循行)與膀胱經線(脊柱旁開1.5 寸) 由上至下施行直推法按摩,反復5 遍,再由脊柱向兩肋側分推5遍。最后采用捏脊法,在脊柱兩側膀胱經線上施術。具體手法是。雙手放在脊柱兩側,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拿住皮膚.在腰部由下至上施行捏拿,直至肩部為止。也可在向上捏拿的同時配合提拿法.即每向上捏拿四寸左右即向空中提拿1次,交替進行。施術時,手法力度適中,不可太強。
3.臀腿部的推拿: 因為臀腿后部的肌肉比較發達,常規的手法按摩對臀腿后部的穴位與經絡的刺激力度不夠.所以我們采用踩踏法以獲得良好效果。患者俯臥位,雙踝下墊一個直徑為10厘米的枕墊。操作者雙腳分別踩在患者兩腿的承扶穴(大腿后面,臀F橫紋中點) 與殷門穴(大腿后面正中.承扶穴下6 寸) 上,雙足交替踩踏雙腿與雙臀。然后,操作者立于床上,用單足搓踩患者小腿,左右輪流進行,反復5 遍。
4.上肢部的推拿: 在患者上肢部采用推揉、點按等常規手法按摩。重點取穴范圍包括肩貞(垂臂合腋。腋后皺襞盡頭上1 寸)、曲池(屈肘成直角.當肘橫紋外側端處)、手三里(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肘橫紋下2 寸)、合谷(即虎口處) 等穴,每穴各按摩3 分鐘。然后操作者幫助患者做屈曲肘關節練習。先屈曲再伸展,反復5 分鐘。再做雙上肢上舉練習以活動肩關節.并環轉搖臂以防止久病不動造成肩關節周圍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