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暫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臨床癥候群。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狹窄供血較差的基礎上,任何導致心臟負荷突然增加或冠狀動脈痙攣的因素均可引起發作。
典型患者多于體力勞動或情緒激動的情況下發作,在胸骨后或心前區出現劇烈絞痛,呈緊悶、壓榨性,伴壓迫或窒息感,可以放射至頸部、咽部或左肩與左臂內側,常迫使患者停止原有動作。發作時間多在1至5分鐘,一般不超過15分鐘。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很快緩解。
多數患者無特殊體征,偶有血壓增高、心率加快或心前區收縮期雜音等。
如有條件做心電圖檢查,可以出現特征性的缺血性改變,但發作后很快恢復正常。有些患者發作前無明顯誘因,常定時發作,疼痛較長較劇,硝酸甘油多無效,應警惕演變為心肌梗塞的可能。
治療方面,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一般可以確診,發作時立即安靜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將亞硝酸異戊酯用手帕包裹敲碎后吸入,或消心痛含服或口服,短時間內即可奏效。嚴重者可以予以氧氣的吸入。
緩解期應盡可能避免各種誘因,酌情選用以下藥物預防發作,如長效硝酸直制劑,鈣離子拮抗劑、潘生丁、丹參、冠心蘇合丸等,頑固性心絞痛患者可以轉送有條件的醫院診治,可以考慮做冠狀動脈旁路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