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減是由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理效應不足所引起,以人體代謝減退為臨產特征。根據起病年齡可分為:1.起病于胎兒期或新生兒,稱呆小病。2.起病于成人期,稱成人型甲減。按病因分:因甲狀腺本身病變所致稱原發性甲減,由垂體-下丘腦病變所致稱繼發性甲減。3.起病于發育兒童期,稱幼年型甲減。
呆小病:患兒少動,少哭,怕冷,納減,皮膚干燥,便秘,體溫偏低,發育遲緩,如不均勻矮小,出牙延遲,換牙不全,智力較低,聲音粗啞,步態似鴨子,特殊面容,如毛發粗而脆,皮膚臘黃,蒼白,粗而多鱗屑,心率慢,常有臍疝,性器官發育較遲。
幼年型甲減:幼兒臨床表現似呆小病,較大兒童則癥狀如成人型。
成人型甲減:常呈粘液水腫,女性多見,起病隱匿,緩慢,低基礎代謝率癥候群,如疲乏,行動遲緩,嗜睡,記憶力減退,怕冷,無汗,體溫低于正常,粘液性水腫面容,如表情淡漠,愚蠢,面色蒼白,臘黃,舌大發音不清,毛發干枯,眉毛偏低,納減,腹脹,便秘,關節強直疼痛,性欲減退,男性陽痿,女性月經過多,病久閉經,嚴重者可有精神失常,木僵,癡呆及昏睡。
患者宜轉到上級醫院明確診斷并制定治療方案。主要服用甲狀腺片,從小劑量開始,直至湊效,當癥狀改善,脈率及基礎代謝率正常時將劑量遞減到適當維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