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部位原發于腦實質時稱為腦出血,長期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是最主要的病因,少數為腦內動脈瘤,血管畸形,血液病引起的出血,腦出血好發年齡為55至65歲之間,男女發病率相似,疲勞,精神緊張,興奮,激動和血壓劇烈波動是腦出血的誘因。
有長期高血壓,動脈硬化史,起病急驟,起病急驟,癥狀在數小時內達到高峰,大腦半球出血的特征:頭痛,嘔吐,血壓升高,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偏癱,偏身感覺減退和偏盲和兩眼同向凝視障礙,若左側大腦半球出血,可拌失語。腦橋出血的特征:少量出血意識障礙輕,有病灶側顱神經麻痹和病灶對側肢體癱瘓或感覺障礙,兩眼同向凝視,重癥出血者突然昏迷,雙瞳孔縮小如針尖樣,高熱,四肢癱瘓或去大腦強直,大多數患者數小時至數日內死亡。小腦出血特征:突起枕部疼痛,眩暈,嘔吐和共濟失調,重癥者昏迷,后期有去大腦強直,瞳孔散大,可因枕大孔疝而死亡。腰椎穿刺見腦脊液壓力增高,腦脊液呈血性。
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保持安靜,盡量減少搬動,爭取就地治療,以避免再出血。降低血壓,使收縮壓維持在150至160毫米汞柱左右,若患者收縮壓高于180毫米汞柱時,肌注利血平或者硫酸鎂。降低顱壓:用甘露醇靜脈滴注或者百分之50葡萄糖60毫升靜脈推注,或速尿肌注。昏迷患者有感染跡象時給適當抗生素,氧氣吸入,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若有氣道阻塞和紫紺時,及早作氣管切開。恢復期癱瘓肢體可作針灸,推拿和體育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