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為白喉桿菌感染所致,由于三聯疫菌的廣泛接種,白喉性結膜炎在我國已很少見。診斷后要及時隔離并向有關部門作傳染病報告。
除具有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的癥狀外,還有分泌物,不能睜眼,以及高燒,昏迷等中毒癥狀,并且多合并有咽及鼻白喉,據病情輕重,臨床分為深淺二種,二者均有眼瞼腫脹充血,瞼部,穹窿部及球結膜高度充血,水腫,有大量膿性分泌物。淺層者在瞼結膜表面有灰白色膜附著,此膜粘連牢固,不易剝脫,強行剝下后,結膜面有紅腫,充血及出血,但無明顯組織缺失,此膜1至2周后可自行消退,但結膜充血水腫等炎癥持續時日更長,此類輕癥愈后不留瘢痕,也很少造成角膜損害,深層者炎癥侵潤深及瞼板,高度腫脹的瞼板及炎性侵潤的瞼板,使眼瞼變的硬韌,不易翻轉,在瞼及穹窿結膜表面附有一層黃灰色厚膜,此膜與其下組織粘連牢固,不易剝離,強行剝離,則造成組織損傷出血,此病常引致嚴重的的角膜損害,這是由于硬韌的眼瞼和粗糙的結膜機械壓迫以及白喉毒素造成血管栓塞,影響角膜營養供應所致。
治療應局部與全身并重,既要積極治療局部,更要注意全身中毒的救治,局部治療除頻繁滴用抗菌眼藥水外,還要滴用白喉抗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