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膜囊腫并不少見,主要由于先天、外傷、手術、慢性炎癥刺激,寄生蟲等原因引起。
先天性結膜囊腫較為少見,較小者見于結膜痣,痣本身含有小的透明囊腫。較大的結膜囊腫見于隱眼畸形,有很小的眼球并發有囊腫,隱于眶內或極小眼球附于大的囊腫后壁上。較小囊腫多存在下穹窿附近,大囊腫可充滿眼眶。
上皮植入性結膜囊腫,由于結膜外傷、手術等原因,結膜上皮植入到結膜下,這些上皮細胞增生成團,繼而在中央部分發生變性,形成囊腔,內充以透明液體,囊壁由上皮細胞組成,菲薄而透明,固定在鞏膜淺層不能移動,附近無炎癥反應。
上皮內生性結膜囊腫由于結膜長期慢性炎癥刺激、上皮細胞向內層生長,深入到結膜下組織。新生的上皮細胞團,中央部變性而形成囊腫,充以液體。囊腫好發于上瞼及穹窿部結膜,也見于淚阜、半月皺襞、下穹窿及下瞼結膜。
腺體滯留性結膜囊腫由于慢性炎癥浸潤刺激和瘢痕收縮,使結膜本身腺體的排泄口阻塞、封閉,腺體分泌物不能排出,滯留而形成囊腫。這種囊腫一般很小,多見于上穹窿部結膜,也可見于淚阜處。
寄生蟲性結膜囊腫,也屬于異物性囊腫,常見于豬囊尾蚴病患者。豬囊尾蚴可游走于結膜下,多位于下穹窿部及鼻側結膜,其它部位者少見。囊腫呈圓球形,周圍血管擴張,囊尾蚴可以游走,變動位置,強光刺激下可見蠕動。如囊尾蚴已經死亡,則結膜炎癥反應大。此病患者還可在四肢、軀干、頭部找到皮下結節。切開結膜后,囊尾蚴可自行排出。活的囊尾蚴呈圓球形,黃豆粒大小,可蠕動,并可見到頭節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