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夏海兵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夏海兵大夫個人網站 > 皮炎

皮炎

時間: 2013-11-22 11:01   來源: 求醫網

  皮炎和濕疹常作為同義詞用來指一種皮膚炎癥,代表皮膚對于化學制劑、蛋白、細菌與真菌等種種物質的變應性反應。濕疹一詞沒有特殊的含義,而皮炎則有限定的意義。若用皮炎代替濕疹作為診斷術語,則指的是真皮、表皮聯合反應,它可以是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這三者可以聯合存在。

  皮炎多發于盛夏酷暑季節,好發于暴露部位,如顏面、頸部、手臂、手背等。多在曬后數小時內出現,初為受曬皮膚紅腫、嚴重時可發生水疤,甚至大疤。患部灼熱疼痛或微癢,一般1—2天后漸愈,有脫屑或輕度色素沉著,嚴重者可有全身不適,發熱、惡心,心悸等全身疥狀,約1周左右才能恢復。

  治療原則:內用藥與外用藥相結合,與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的治療用藥相同。

  西醫治療

  ⑴全身治療

  ①抗組胺類藥主要起鎮靜止癢作用。常用撲爾敏4mg,每日3次。小兒皮損消退后建議能繼續用數日。

  ②抗生素對皮損廣泛且有糜爛、滲液的病例,即使沒有明顯細菌感染的表現,也應適當給予抗生素治療。如紅霉素250mg,每日4次。

  ③類固醇激素原則上不用于一般病例,但異位性哮喘例外。對嚴重病例,為盡快控制癥狀,可短期(2~3周)使用。

  ④免疫遏制劑包括硫唑嘌呤、環孢素A(CYA)和干擾素等。對AD療效如何,目前尚無足夠資料證實。

  (2)局部治療

  ①類固醇激素用于炎癥較重但無明顯糜爛、滲液的皮損。在療程中適當更換品種,起初用強效的,以盡快控制癥狀,數日后逐漸換成中、低效的。對不同部位的皮損,在品種選擇方面也應注意。皮損面積廣泛,尤其嬰幼兒,宜選用作用較弱或低濃度的制劑

  ②抗生素用于感染的皮損。常與類固醇激素并用。

  ③焦油類煤焦油、糠餾油等對AD有效,常用糊劑,單獨外涂或與激素制劑并用。

分享贏大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