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學會進行自我調養
時間:2012-03-27 15:44來源:求醫網
(1)注意休息:減輕工作,適當休息,有利于局部炎癥的消退和受累組織的修復。脊髓型、椎動脈型等頸椎病病情嚴重時,應臥床休息或去醫院一定臥床休息;病情呈慢性過程時,則應減輕工作或暫停止工作,并生活規律,飲食平衡,力戒煙酒。 (2)調適睡眠狀態:注意改善睡眠環境和調適睡眠狀態,可起到較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①合適的枕頭:睡眠時枕頭高低要適宜,一般應保持頸部輕度過伸位,以利恢復脊柱的生理曲線。正常人仰臥位枕高應在12厘米左右,側臥與肩等高,頸椎病患者與正常人大致相同。枕頭的質地應柔軟舒適,常用的枕芯充填物有:谷皮、蕎麥皮、綠豆皮、草屑、蘆花、蒲茸、木棉和羽絨較合適,而海綿、棉絮、木棉、塑膠氣(或水)枕因透氣性差,不宜選用。 ②理想的睡眠姿勢:是仰臥或側臥,不可俯臥,同時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生理曲度,稍屈膝屈髖。 ③選擇好床鋪:頸椎病患者的床鋪應選用木條狀板床和優質的彈性好的席夢思床墊,長期臥床者,如經濟許可,應使用充氣床墊。其他如棕床、鋼絲彈簧床、鐵床、泡沫塑料床等,其結構均不適合頸椎病患者。 (3)糾正日常不良習慣體位 ①定時調整頭頸部體位:因學習或工作需要,頭頸僅向某一個方向相對固定或者不斷轉動者,應定時向相反的方向轉動數次,以減輕疲勞。改善工作條件,盡量避免過度低頭屈頸。 ②定時遠視:每當低頭伏案近距離看物時間太長時,應定時抬頭遠視30秒鐘左右。 ③提倡工間操和工后操:可根據不同職業和工作體位,選擇肢體對抗平衡操練,如端坐低頭伏案者,以伸臂仰頸為主。長期站立仰頭位工作者,在工作間隙,可做抱膝,軀體彎弓動作。工作引起的重度肢體疲勞時,可用40~45~C的熱水浴15分鐘,同時自我按摩疲勞的軟組織,以消除疲勞。工間操包括頸椎保健操,在長時間工作中,每隔1小時左右,應做短暫的頸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轉及回環活動,以改善頸肌疲勞,恢復很佳應力狀態。每天早晚應堅持必要的鍛煉。 ④注意看書姿勢:要矯正不良的看書姿勢,桌椅的高度要適當,以防桌椅的高度差過小,頸椎長期處于過屈位;也應防其差值過大,頸椎長時間處于過伸位而疲勞。 (4)加強頸肌鍛煉:應加強頸部肌肉的功能鍛煉,使無力的頸肌得以強壯,僵硬的關節恢復靈活,只要長期堅持,就會收到一定的效果。尤其是中老年人和長期低頭工作的人,應多做頸部活動,并學會頸部的自我按摩。應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如步行、慢跑、做保健操等。 (5)注意防止外傷:頸部的外傷與頸椎病有密切的關系,要注意防止外傷,特別是頭頸部輕微的扭傷、落枕,以及頸椎外傷的繼發影響,對產生和誘發頸椎病均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不可輕視。 (6)避免風寒:要防寒保暖,避免感受風寒,防止外邪乘虛侵入而并發風濕痹痛,誘發頸椎病。 (7)注意感染的影響:咽喉部炎癥、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扁桃體炎、頸部軟組織感染、淋巴結炎等,往往成為頸椎病的發病原因或誘因。因此,防止各種上呼吸道炎癥,預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潔,也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