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癬病因病理
時間:2012-07-31 12:56來源:求醫網
肛門癬常見的有股癬和花斑癬(汗斑),為傳染性皮膚淺部霉菌性疾病。
一、病因病理
股癬是由足癬傳染所致,又稱為陰癬。花斑癬由一種特殊的花斑癬菌所致。皮膚原發損害為黃豆大小斑疹,無炎癥,上覆極細的、微發亮的鱗屑,顏色呈皮色或帶棕褐色,甚至黑色、或紫色或白色,形若花斑,故又稱為紫白癜風。
二、癥狀和診斷
股癬皮膚損害表現為環形、多環形、同心圓形的紅斑,邊緣清楚,略高出皮面,病灶中心常自愈,并有向外擴張的傾向。其邊緣及四周可見針尖大小的丘疹、水皰、結痂、鱗屑等。自覺瘙癢,少數呈繼發性濕疹樣或苔癬樣改變。一般冬季自愈,夏季復發。花斑癬皮膚損害為黃豆大圓形或更大的斑片,大小不一,邊緣清楚,有時融合成片。呈灰褐、淡褐或深褐色,或輕度色素減退,附有微亮糠皮樣細小鱗屑。多發于夏季,入冬自愈。顯微鏡檢查,鱗屑中可查到真菌孢子和菌絲。 三、治 療 (一)內治法:凡出現濕癢疼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苔黃、脈弦數等癥狀的肛門癬,屬于濕熱實證,治宜清熱去濕。選方常用龍膽瀉肝湯,加黃柏、蒼木、薏苡仁,水煎服,每天一劑。對反復發作、面積較大的股癬,可服灰黃霉素0.25-0.5克,每天2次,連續2-4周。有感染者,可給抗生素。 (二)外治法:治療股癬,可選用10-20%冰醋酸溶液、復方雷鎖辛搽劑等外搽。治療花斑鱗,可外搽5-10%冰醋酸溶液、5%水楊酸酒精、20-40%硫代硫酸鈉,或用密陀僧3份、硫磺2份、絲瓜蒂細末蘸涂,一周可輪換一種藥。內褲應常換洗、消毒。也可用苦參、土槿皮、黃柏、百部、半枝蓮各等量,煎水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