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胰腺酶消化自身組織所引起的化學性炎癥,屬于自身消化性疾病,青壯年女性多見。病因復雜,我國以膽道疾病所致者最為多見,其它如胰管因結石,腫瘤或蛔蟲阻塞,腹部手術,外傷或潰瘍病穿孔胰腺,某些傳染病或病毒感染,以及暴飲暴食,高脂肪餐,迷走神經興奮及使用某些藥物等因素,也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一般診斷,起病急,多于飽餐后或飲酒后突然發作,主要癥狀為上腹部持續性劇痛,向腰背部放射。常伴有發熱,惡心和嘔吐,少數患者可出現黃疸。體檢上腹部壓疼明顯,并有輕度肌緊張?;炑宓矸勖冈龈邔υ缙谠\斷有較大價值,就診較遲的患者以尿淀粉酶升高診斷價值較大,晚期病例的診斷則宜做血清脂肪測定。
臨床上按病變性質及程度不同,可將本病分成兩型,如僅有上述一般臨床表現,稱為急性水腫型,如癥狀較劇,患者出現休克,腹膜炎,腸麻痹及低血鉀抽搐等嚴重癥狀,則稱為出血壞死型。但血,尿淀粉酶增高程度不一定與病情相一致,有時病情極重而淀粉酶卻并無明顯增高,故診斷時應注意。部分患者可出現暫時性的血糖鞥高和糖尿,低血鈣表示病情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