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節病是一種地方性骨關節病,主要侵犯兒童和少年的骨骼和關節,使長骨發育障礙,關節增粗變形,肌肉萎縮和運動障礙,本病主要流行于東北和西北地區,四川,西藏地區亦有發現,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生活環境中無機元素低,飲水中有機物污染中毒,糧食中鐮刀菌素侵染等有關。
一般診斷,嚴格的地方性有診斷意義,起病和進展多較緩慢,早期和輕癥可無明顯癥狀,疲乏,四肢運動不靈活,伴關節痛和感覺異常等為前驅癥狀,癥狀逐漸加重,手指,膝,踝關節稍增粗,伸展屈曲困難,行動不便,行走時呈現典型的鴨步,有明顯的短指畸形,身材矮小,四肢肌肉萎縮,有明顯腰椎前彎,智力發育正常。實驗室檢查,患者發硒,血硒。尿硒,維生素E以及含硒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測定降低,X線檢查手足骨病變有助診斷。
本病需與類風濕關節炎,佝僂病,呆小病以及軟骨營養不良和發育不全等鑒別,預防措施,補硒,改良水質,保護糧食,防止毒性鐮刀菌污染,改善衛生條件等。
治療可用硒制劑,硫酸鹽制劑,如復方硫酸鈉,硫酸鈉和硫酸軟骨素鈉,硫酸鎂,其它維生素C和葡萄醛酸,舒經活血片,小活絡丹等。針灸,拔罐,理療等有利于減輕關節疼痛和活動障礙,有明顯畸形者可考慮手術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