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脊炎演變“三部曲”
時間:2012-08-01 09:57來源:求醫網
強脊炎演變“三部曲”
一、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脊柱各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的侵襲性炎癥,它不但侵犯四肢關節,還侵犯人體其它臟器,晚期病人往往最終將導致畸形癱瘓。
1:早期:以腰骶部的疼痛為主,并伴有腰背部僵硬感居多,這種僵硬感在晨起時最為明顯。
2:中期:除了腰背下肢關節劇烈疼痛和晨僵外,還出現脊柱活動明顯受限,甚至出現強直癥狀。
3:晚期:脊柱因強直而導致終生的駝背畸形,此時患者往往已失去了治療之良機。所以專家一直強調在對待強直性脊柱炎這種骨病的治療方面,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這樣對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殘率是十分必要的
二、強直性脊柱炎有哪些主要癥狀?
強直性脊柱炎發病緩慢隱襲,常不為患者所注意。疾病主要部位在脊柱,即自骶髂關節由下而上地出現腰柱、胸椎和頸椎癥狀。病初患者偶有腰背部、骶部或臀部疼痛和(或)發僵。在約10%的病人疼痛可沿臀部往大腿和小 腿屈側向下放射(沿坐骨神經分布范圍),但神經系統檢查一般無陽性發現。經過數月或數年患者癥狀逐漸加重,出現持續性腰或頸部疼痛,常在半夜痛醒并有翻身困難,需要起床活動后方可減輕。清晨或久坐后起立時腰背部發僵尤為劇烈,輕微活動可以緩解。但隨著病情的發展,最終可導致腰及頸椎各個方向的運動受限,胸椎和脊肋關節受累可使胸廓擴展范圍縮小,脊柱呈現畸形。微動關節如骶髂關節、恥骨聯合及胸骨柄關節亦可受累,局部出現疼痛或腫脹。
三、為什么說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不是一個病?
在過去近100年的時間內,一直把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當作一個病。自從本世紀40年代發現血清類風濕因子及70年代發現HLA-B27和強直性脊柱炎密切相關以來,強直性脊柱炎才有可能從類風濕關節炎中區分出來。現已明確并得到公認,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是兩個不同的獨立疾病,它們的主要區別點有:(1)強直性脊柱炎男性多發而類風濕關節炎女性居多。(2)強直性脊柱炎無例外地有骶髂關節受累,類風濕關節炎則無。(3)強直性脊柱炎為全脊柱自下而上地受累,而類風濕關節炎脊柱如受累,只侵犯頸椎。(4)外周關節病變在強直性脊柱炎為少數關節、非對稱性,且以下肢大關節為主,而類風濕關節炎則為多關節、對稱性,四肢大小關節均可受累。(5)強直性脊柱炎無類風濕關節炎所見的類風濕結節。(6)強直性脊柱炎的血清類風濕因子一概陰性(不高于正常人群的陽性率),而類風濕關節炎的類風濕因子陽性率占60-90%。(7)強直性脊柱炎以HLA-B27陽性居多,而類風濕關節炎則為HLA-DR4陽性。